抢夺“赛点”,汽车产业向“新”提速

原标题:

国内汽车市场迎来里程碑: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引题)

抢夺“赛点”,汽车产业向“新”提速(主题)

新华日报记者 付奇 姚政宇

前不久,国内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时刻”: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一期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73.2万辆,批发销量195.6万辆;同期,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87.8万辆,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燃油乘用车,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渗透率达到51.1%,已过半数。

眼下,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巨大变革,江苏既是新能源车消费大省,也是新能源车制造强省,汽车产业不断向“新”提速——上半年,在“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5.5%,拉动汽车市场整体回暖、产业链条持续升级。

突围:乘用车专用车“双轮”驱动

早在去年,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已首次突破100万辆,达104.7万辆,居全国第四。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了去年“一路疾驰”的表现,上半年,全省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31亿元、同比增长9.9%,智能网联系统等细分领域开票销售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比重达到49.3%,产量保持在全国第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分公司,主要生产包括欧拉在内的新能源车型。“今年以来,长城汽车厚积薄发,旗下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迎来多款产品焕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全品类覆盖,在智能、越野等领域的核心优势和市场地位日益凸显。”公司副总经理封华拿出一组数据:今年前7月,长城汽车公司新能源车型共销售15.65万辆,同比增长28.1%,其中海外销售创下新高。

除了乘用车,如今,国内外的矿山、码头、工厂,经常能看到“江苏造”新能源重卡的身影。去年以来,新能源重卡等专用车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今年延续了这一趋势。

8月14日,记者在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停车场看到,数台刚刚生产下线的纯电动矿卡整齐地停在这里,要不了几天,就能发到山西客户的手中。

“以前,矿山开发一直依赖油动矿卡,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矿山开始向徐工订购电动矿卡,效率和经济效益是两大主要因素。”徐工汽车供应商发展部部长陈鹏举例说,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徐工XDR80TE纯电动矿车,采用高能量磷酸铁锂电池、全天候动力电池系统,还运用多种温度控制技术,能够更好适应当地高温、潮湿、多雨的工况;而在“深圳蓝”渣土车项目中,投入运营的1200台新能源重卡已累计行驶3.2亿公里,共节省1.76亿升燃油,为客户节省6.4亿元,产生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受到客户认可。

今年1—6月,徐工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4957辆,同比大涨148%,保持行业第一。“我们聚焦快充和节能两大核心技术重点攻坚,将推动大马力、长续航、快补能等产品应用落地,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徐工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冯佳佳乐观地预测,徐工将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产品销量突破1.5万台,2027年实现新能源产品销量3万台、市场占有率超过20%。

徐工新能源重卡“发往全球”,正是我省新能源车持续“走高”的缩影。我省大力推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已集聚理想、比亚迪、长安、长城、徐工等一批优势整车企业,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产品谱系以及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全国领先,动力电池年产量居全国首位,保障了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强势“突围”。

抗压:产业链供应链多链支撑

伴随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正在“换道超车”,但在这一过程中,持续遭受西方少数国家“打压”,一直以全球绿色转型“先行者”自居的欧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强加关税,影响了世界新能源汽车持续前进的脚步。

然而,我国在如此大环境下依然能强势发展,作为汽车制造大省的江苏更是在“打压”之下逆势而上,不仅得益于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还得益于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从电池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再到互联网生态,江苏及周边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

尤其是江苏零部件产业,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印象深刻、频频“点赞”。“江苏基础良好,优势明显,是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拥有涵盖整车研发及制造、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车身系统、汽车电子、内外饰、通用部件以及新能源、智能网联专用部件等完善的汽车产业体系,产业链完整度全国领先、配套体系完善,具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多次来江苏的闫建来一一道来,比如,汇川动力电控装机量全国第二,星宇车灯稳居国内车灯行业首位,专注热管理系统的亚普股份长期保持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在省内,集聚效应愈发明显。以苏中小城靖江为例,经过40余年的产业发展,当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主动融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目前集聚了各类汽配企业300余家。” 靖江市工信局局长杜正宇解释了该市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长三角区域带动优势,汽车零部件产业以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为转型方向,力争达到与整车厂同步的开发、设计和模块化供货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汽车零部件集群产业。

产业集群化、供应链缩短,企业成为直接受益者。

7月17日,长安马自达的首款纯电动旗舰轿车MAZDA EZ-6在其位于南京的“马自达海外最佳工厂”正式下线。“江苏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让长安马自达受益良多。”长安马自达董事、执委办总监张长杰介绍,长安马自达在江苏有87家供应商,占全国供应商数量的22%、采购额的43%,凭借良好的合作和稳定的交付,产品质量指标R/1000(千台车维修频次)低至4.7,“到2027年,长安马自达计划投资100亿元,快速实现新能源年产能突破30万辆、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90%的目标,这必然离不开江苏完整供应链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外省车企来江苏寻找“链上伙伴”。“我们按照‘做大商用车,做精专用车,做强零部件,培育新的增长点’战略路径,正在推动商用车行业绿色、节能、低碳环保转型发展,江苏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吸引了我们,和江苏供应商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陕汽集团战略发展部项目经理张晓宁表示,2023年陕汽在江苏地区零部件采购额超过15亿元,目前江苏地区为陕汽提供供应链服务的企业有89家,占比超20%,在无锡、常州、丹阳、盐城等地,陕汽已投资建厂。

布局:发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已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电动化的浪潮下,智能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国内,加速完善本土新能源供应链。”张长杰透露,长安马自达新能源车型的供应链中,江苏企业的供货金额占比为35%,有很大提升空间,也意味着供应链布局还有待优化,可立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慧底盘等方向展开新的合作。

面对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和细分赛道的“拥挤”,长城汽车继续选择全球化战略,提出产能在地化、经营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应链安全化的“国际新四化”。“长城汽车在国外已经建立了10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300家,目标是到2030年,海外销售突破百万辆。”封华介绍说。

业内人士认为,加速“生态出海”也是大势所趋。去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已位居全球第一,下一阶段,整车企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逐步由出口导向,向全球化产能布局转变,实现从“本土造全球卖”转向“全球造全球卖”。

无论是深耕国内市场,还是持续海外布局,新的机遇都已来临。根据《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等文件,我省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列入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含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汽车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汽车4条产业链。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汽车产业对接活动上,省工信厅投资处四级调研员王松青表示,省工信厅等7部门5月底联合印发《江苏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装备高端跃升行动,针对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鼓励企业适应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趋势,更新升级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成为汽车行业加速“焕新”的新契机。

得益于设备更新、以旧换新“两新”政策拉动,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投资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17%,高于全省工业投资2.4个百分点。数据说明,业内企业也纷纷在寻“机”而动。

向“新”提质,省工信厅装备工业二处(省汽车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内各地还需持续瞄准新兴方向,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攀“高”——一方面,支持传统燃油车整车企业加快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实现产销稳步增长,提升产能利用率;另一方面,鼓励零部件企业加快开发新能源汽车适用产品,开展重点整车企业服务日、整零对接大会等产业链对接活动,帮助更多本土零部件企业融入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链,实现全链条转型提质,巩固江苏作为汽车大省的优势地位。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