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经济体制改革 陆学者:为中国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陆宏观经济学会长央媒撰文凸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徐善长28日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以〈凸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为题撰文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凸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把构建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徐善长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凸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品质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把要素配置到生产率和回报率更高的领域,促进要素高效组合、顺畅流动,能够进一步激发要素潜力,推动经济发展品质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以企业为代表的微观主体是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基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推进市场提质增效,可以充分发挥大国经济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国内供需有效对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丰富供给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宏观经济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品质发展奠定基础。

徐善长表示,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必要前提,是构建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有一批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这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

完善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制度规则。统一大市场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设计和实施跨越经济周期短期波动的中长期政策,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才能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提升经济潜在增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高品质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徐善长强调,要把构建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这是一项艰巨改革任务。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改革落实方案,因业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使改革措施精准管用,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防止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

坚持系统观念。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把握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坚持真抓实干的优良工作作风。加强改革方案评估和改革落实情况督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不断调整优化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