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 公德教育的好契机
■薛元箓
“哪个班的孩子在吵啊?你们班主任叫什么名字?”一位来自湖北的中学老师,在高铁上遇上一群吵闹的小朋友。此话一出,车厢顿时安静下来;另一条也发生在高铁上,为防孩子吵到别人,家长特意买了一棵包菜。看着孩子一层一层手撕包菜的认真样儿,不少家长瞬间破防。
两桩趣闻,揭示了旅行的公德规范意义。老师的“灵魂追问”并非最佳选项,“手撕包菜”也难免让人心疼,但公德教育在公共空间的示范与监督,却是显而易见的存在。鉴于公德教育与家风教育的重叠关系,故每一次家庭旅行都意味着公德规范对家风教育的一次检验和矫正。
一项统计显示,去年全国暑期旅游用户中,亲子游占比接近60%,超过10亿人次。铁路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全国铁路儿童票新规去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今年6月,共售出儿童票超过2.6亿张,与全国0~15岁儿童总数达到1∶1的比例。相关预测显示,随着暑假来临,亲子游有望再次成今年暑期出行的绝对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和默契为初衷的亲子游出行方式,正随着总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熊孩子”所引发的舆论关注,越来越多地被置于公共空间的视角下解读和审视,并由此构建了公德规范、家庭教育与亲子游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在亲子游过程中辅导孩子建立公德意识,进行自我行为规范,是家教在公共空间的拓展和延续。相较于来自外部的道德压力,这种主动意识更凸显了道德的自律性特征,也更有利于道德的教化普及。正像上述两例高铁趣闻所展示的,“哪个班的孩子在吵啊?”不过是借助了儿童的“老师阴影”,属于简单粗暴的阻吓式场景。而“手撕包菜”则始于针对懵懂期孩子的“移情”设计,体现了家长的主动意识。从长远看,两种不同方式的公德规范,对儿童公德的养成势必产生从过程到结果的不同影响。
显然,亲子游的家教矫正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家长而不是儿童身上。增进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和默契的亲子游,置于公德教育的背景下,拥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无论是对儿童的公德培养,还是对家长的公德反哺,这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值得积极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