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缺德的教育

图/本报系资料照)

2024大选前,台湾56个关心教育的民间团体公布「2024年全国家长最关心的十大教育议题」问卷调查,结果考招制度等仅挤进第10名,家长最关心的居然是孩子的「品格教育」。

自1994教育改革思潮成为台湾教育主流之后,一切价值观向西方看齐。「公民与道德」科目被改为「公民与社会」,虽增加了经济、政治与法律的比重,却轻忽道德教育。教改迄今20年,台湾青年道德感低落、诈欺集团横行,能说与缺乏道德教育完全无关吗?

今日世界有三大文明系统,伊斯兰教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皆有宗教铁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只有中华文明以「人」为本,没有铁律,只有自律。中华文明相信人性本善,但更知道「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所以重视教育,更重视启蒙教育。

教改前,「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德育居首,小学有「生活与伦理」课,中学有「公民与道德」课。教材内容既确立行为规范,更注重道德行为之实践。但时至今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强化道德感虽仍是关乎孩子一生发展与幸福的事,却已成为台湾校园当中最难落实的一环。为什么呢?

以《108课纲》〈社会领纲〉为例,六大课程目标有「主体意识」,有「独立思考」,有「分析、思辨、统整、评估」,有「人权」,有「永续」…独缺「品格」一环。一个「忠孝仁爱信礼义廉耻」九缺的公民教育,符合中华文化特质,利于未来世代的发展吗?何况「德育」特质是「身教重于言教」,课本上已经没有了,政坛上衮衮诸公又给了学生们哪种身教?

去年地方选举,执政党参选人集体爆「论文抄袭事件」,「诚信」何在?今年中央选举,执政党参选人集体爆「偷腥事件」,「伦常」何在?赖清德当年强拆南铁沿线迫迁户毫不手软,自己万里老家违建争议却哽咽落泪。同理心何在?疫情期间口罩缺、疫苗缺、快筛剂缺…结果全都涉嫌图利。「廉洁」何在?「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执政党集体作为如此,未来历史早已定位,除非台湾道德观彻底翻转。

所以,当国民党总统参选人侯友宜提出检讨《108课纲》,表态「中华文化的根,台湾学生不能忘」,民进党立委立刻加油添醋,扭曲抹红成「侯友宜的教育政策竟然是要台湾学生『背中国长江、黄河流经省分』…把『背诵』和『中国地理』列为教育政策重点…」不惜虚言捏造,除了「反中」,更是深知自己「缺德」的恐惧吧。(作者为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