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座谈探讨AI生成内容如何改变世界 学者专家提醒科技带来新生活要注意风险
▲Y’s Day「周三青年日」座谈探讨AI生成内容如何改变世界险。(图/记者陈弘修翻摄,下同)。
记者陈弘修/台北报导
对于AI生成内容如何改变世界,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教授王维菁认为,AI已大量运用在金融、教育与司法领域,可能引发偏见并对弱势群体造成负面影响,AI还可能透过垃圾资讯阻碍公共对话,导致社会混乱。
政治大学科智所副教授陈秉训也提醒,AI已影响人类的文字、绘图和音乐创作,但著作权法的基础一直是自然人的创作,因此目前无法回应AI原创性的争议,也无法让人类透过AI协助创作出的内容受到完整保障,这些情况可能造成创作者被侵权却求助无门。
Y’s Day「周三青年日」18日晚间举行青年座谈,主题为「无限创造还是无限困惑?AI生成内容如何改变我们看世界」,王维菁与陈秉训是在座谈会中做上述表示,同场受邀的学者专家还包括东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胡博砚﹑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台湾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江雅绮、台湾人工智慧协会理事兼国际组组长吴定谦,以及阳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游家。
主持人东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胡博砚在开场时表示,AI人工智慧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创新、机会和价值,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挑战甚至混乱,我们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如何适应AI这项新科技,以及科技带来的新生活,确保弱势者能充分认识并使用AI,避免强化既有的不平等。
▲东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胡博砚。
▲台湾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江雅绮。
台湾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江雅绮认为,人工智慧和人类并不是对立的概念,「人工智慧的发展仰赖大量的工人智慧和心血投入」,正因为人工智慧和人类紧密连结,所以「人类的问题也会反映在人工智慧上」。例如,研究发现人脸辨识正确率在不同性别和肤色之间的落差非常大的结果,显示出人类的偏见和不平等已进化为「科技种族主义」。江雅绮呼吁大家正视AI带来的新风险,以风险为核心、「以人为本」来展开人工智慧治理,妥善驾驭这项新科技。
台湾人工智慧协会理事兼国际组组长吴定谦分析,数位转型的程度落差是产业AI化的关键痛点,企业遇到的困难包括数据收集困难、无法掌握导入AI工具的成本效益、AI对组织文化的挑战等等。吴定谦强调,组织内部固有的冲突,无法被AI完全解决,重要的仍是经营思维,「在未来能够生存的人是懂得思考的人」,AI帮助我们创造,但也带来困惑;我们应该回归基本,透过AI工具来解决困难,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台湾人工智慧协会理事兼国际组组长吴定谦。
▲阳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游家牧。
阳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副教授游家牧表示,AI生成内容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特别是在资讯传播与认知形成上,生成式AI能创造逼真的影像、文字与影片,模糊真实与虚假的界线,对媒体识读能力造成挑战。游家牧强调,欧美常见深伪(deep fake)换脸影像,但台湾近来更出现AI生成的声音诈骗,让民众防不胜防,应留心日常生活中奇怪的文字、声音和影像,提高警觉,避免受害。
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教授王维菁认为,人工智慧对人类社会带来隐私、行为控制、数位自恋、数位偏见、情感式AI等风险与挑战。AI透过大数据收集并分析人类行为,影响个人选择,也可能侵害隐私、限制自主权,挑战人类的自由意志与独立性。此外,AI已大量运用在金融、教育与司法领域,可能引发偏见,对弱势群体造成负面影响。AI还可能透过垃圾资讯阻碍公共对话,导致社会混乱。王维菁说,「人应该是科技的主人」,正视AI带来的伦理挑战,揭露并监督AI风险,让AI促进人类福祉与创造力。
▲台湾师范大学大众传播学系教授王维菁。
▲政治大学科智所副教授陈秉训。
政治大学科智所副教授陈秉训指出,AI已影响人类的文字、绘图和音乐创作,但著作权法的基础一直是自然人的创作,因此目前无法回应AI原创性的争议,也无法让人类透过AI协助创作出的内容受到完整保障,可能造成创作者被侵权却求助无门。
陈秉训建议,政府应加强著作权法中的侵权认定标准,除了保护创作者,也可望吓阻假资讯的生成和流窜,避免生成式AI伪造的政府文书造成社会混乱。
▲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
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表示,AI生成内容正以其创新与便利,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真假难辨与资讯操控的挑战。从Deepfake技术到自动化生成新闻,AI既可能激发无限创造力,却也可能加剧认知混乱。董思齐强调,在能源与数位双转型的时代,青年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推动者,更肩负制定科技伦理与规范的责任,必须具备媒体识读能力与AI素养,并积极参与推动透明、公平与问责的技术发展。
另外,董思齐也强调,AI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与运用这项技术。若能妥善运用,AI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助力;但若失控,则可能引发认知危机与社会矛盾,毕竟科技的根源始终在人性,身为晶片强国的台湾应积极推动「以人为本」的AI发展策略,透过透明性与包容性,协助青年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找到自身定位,同时在数位与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为台湾创造更多机遇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