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大学级别? 陆媒批讲了5年

清华、北大、人大等学校,都是「副部级大学」。图为北京大学。(CFP)

目前只有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尝试「去行政化」。图为银川,一间小学学生正在上课。(新华社资料照片)

大陆教育部日前宣布「希望积极创造条件,取消大学行政级别」,也就是改善大陆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等领导阶层挂官衔的陋习;不过陆媒不客气地说,取消行政级别已经喊了5年了,「没有时间表、路线图,没有任何实质行动,将让公众失去信心。」

《新京报》报导,大陆教育部官网8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受官员阻挡 无法落实

不过《新京报》也批评,「取消大学行政级别」2010年7月正式文件《国家教育规画纲要》就已提出,5年过去了,仍停留在纸上喊话。

大陆公务员级别是1993年公布的,当时为了管理方便,把学校当做行政机关,学校领导班子(党委书记、校长等)的任命、管理和待遇都比照同级官员。任命校长时,校长的名字后头会有个括号,注记行政级别。

不过,行政级别让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变成从属关系,充斥衙门作风,学校无法独立自主,更别说校园自治。2003年起,大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都已经逐渐「去行政化」,但大学迟迟无法落实,主要来自几方面的强大阻力:第一,如果学校没有行政级别,政府就不能对学校发号施令,一些地方官员不乐见;第二,学校高层行政职位可以提供官员晋升机会,政府位子不够了,就让官员去学校当领导,像很多副部级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就由部委司局级官员空降担任。

校长指挂级别很丢脸

2009年,著名学者朱清时受聘担任新建公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时,提出「去行政化」、去官化的治校理念,舆论高度支持;不料2011年深圳政府却公开为南方科大招聘局级副校长,走回头路。

学者出身的大学校长多不愿接受这种「厚爱」。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受访时,记者提到「全国人大资料里,你的职务后面加了副部级」,龚克回答:「可别笑,这是丢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