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正在引爆中!

这周海外有三件事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斯里兰卡爆发骚乱,总统下台;

第二,德国出现近30年来首次贸易逆差;

第三,美国的6月通胀数据创下1981年以来最高纪录。

这三件事,对接下来的全球宏观格局,以及A股下半年的走势,有着重要影响。

1

我们一件一件说。

首先,印度洋小国斯里兰卡爆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导致总统被迫下台,目前已坐飞机离开了斯里兰卡。

今年以来,斯里兰卡一直动荡不宁,全国能源短缺,公共交通停摆,居民被迫烧柴做饭,缺少药品和食物,饿殍遍野。

如此糟糕的境地,跟全球大环境有关,也跟自身的作死有关。

斯里兰卡是个小国,高度依赖全球贸易,通过出口茶叶、旅游业、老百姓出国打工,换取外汇,然后进口能源和粮食,过着还算小康的日子。

但2020年疫情来了,各国纷纷关闭边境,旅游业收入直接归零,老百姓也很难出国打工,于是外汇收入锐减。

撑了一年,眼见外汇越来越少,钱包空空如也,斯里兰卡政府为了省点外汇,要求全国农业禁止进口化肥和杀虫剂,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这招“七伤拳”一出,直接导致今年农业歉收,全国出现大饥荒。

所有的出口创汇收入都没了,偏偏又迎来罕见的俄乌冲突,导致需要进口的能源和粮食价格创下新高,你说悲剧不悲剧?!

今年6月,斯里兰卡通胀率达到创纪录的54.6%,食品通胀率更是高达80.1%,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挨饿。

3月4日之后,斯里兰卡卢比对美元汇率也从200左右的水平一路暴跌,截至7月13日已跌去82%。

汇率大幅贬值的结果是,几乎所有需要进口的商品都买不到了,外债也还不起了,政府被迫宣布违约。

这成了2022年第一个破产的国家。

第二件事,德国自1991年以来持续30年的贸易顺差被打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金额为10亿欧元。

逆差金额虽然不大,但却有标志性意义。

毕竟德国可是全球发达国家中,最顶尖的出口制造业强国。

如果德国都顶不住了,其它国家在今年的困难情况可见一斑,事实上,环顾全球,逆差确实普遍存在。

今年5月份,各大主要经济体的逆差数据如下:

韩国贸易逆差17.1亿美元;

越南贸易逆差17.3亿美元;

法国贸易逆差60.1亿欧元;

英国贸易逆差155亿美元;

日本贸易逆差178亿美元;

印度贸易逆差242亿美元。

美国贸易逆差855亿美元;

美英法,日德韩,印度越南,全在逆差。

在主要的制造业国家中,中国是唯一的亮点,仍然保持着较大的顺差地位。

因此,最近君临看到许多自媒体在为中国唱赞歌。

君临在此想说,先别盲目骄傲,环球同此凉热,如果不能清醒应对,中国或许就将是下一个。

第三件事,美国通胀数字继续突破新高。

7月13日晚间,美国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增长9.1%,大超市场预期的8.8%,增幅创1981年以来最高。

毫无疑问,这将使得美联储加息的压力更大。

CPI公布后的美国利率互换市场显示,美联储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三分之一;

另外,美国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将在9月再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80%。

加息幅度过大,必定会导致下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大,风高浪急下,全球经济的前景阴云密布。

2

斯里兰卡因为自身的作死,成了今年倒下的第一个国家,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历史经验证明,全球债务危机和美联储加息密切相关,一个倒下之后,类似问题的国家通常会连片倒下,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从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债务问题,到2015年之后的新兴市场货币危机,都和美联储加息密切相关。

美联储加息,一般来说会通过外贸、外债两个维度对其它国家形成冲击。

外贸方面,美联储加息,全球资本就会流入美国,导致美元走强、其它国家货币贬值。

于是其它国家的出口额便缩水了,进口成本飙升,结果就是贸易逆差、外汇储备缩水。

外债方面,美联储加息,一方面导致其它国家的债务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货币贬值,就更还不起债务了。

结果就是债务违约,国家破产。

那么,接下来还有哪些国家可能会面临国家破产的危机呢?

我们通过通胀水平、汇率贬值、贸易逆差程度、外债规模,几个方面来观察一下。

从通胀水平来看,2022年年初至5月,泰国最严重,CPI增幅高达120%,其次是埃及、菲律宾、印尼、土耳其等国;

从汇率贬值幅度来看,2022年年初至5月,土耳其最严重,贬值23.31%,其次是阿根廷16.4%、埃及、匈牙利、捷克等国;

从贸易逆差幅度来看,目前最值得警惕的是埃及和土耳其两个国家,印度的逆差规模也很大。

从外债规模超过外汇储备的倍数来看,比值越大,债务违约风险越大,目前位居前三的分别是阿根廷7.32、土耳其6.21 和埃及3.75。

整体来看,中东非石油国家、印度和东南亚国家、东欧国家,是主要的债务高风险地区。

这些地方问题多,可以理解,比如资源少、经济落后,那么赚钱能力就弱,再加上今年通胀高企,很容易就引爆债务危机。

阿根廷居然风险第一,让人始料未及。

其实,今年通胀高,资源国普遍都是数钱数到手抽筋,比如海湾国家、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南美国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

阿根廷的资源也丰富,农业是全球前五的出口大国,黄金、锂矿等矿石资源也丰富,今年通胀爆表的情况下,竟然位列债务风险第一,不愧是历史上最失败的国家。

自1827年独立以来,阿根廷200年间出现过9次债务违约,也就是国家破产,名列世界第一。

3

主要大国中,今年比较惨的是日韩德英法等二线工业国。

日本又是最惨的。

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几乎所有原材料都需要进口,从能源、矿石,到农业,全部都要。

欧洲国家好歹还是农业强国,比如德国、法国都是农业出口大国,法国还是核电大国,而日本呢,什么都没有。

第二,出口方面,最近三十年的日本,给人的感觉就是老本越吃越少,逐渐坐吃山空的状态。

随着最后一个产业支柱,燃油车也出现问题,未来的前景相当黯淡。

当然,其余的二线工业国也各有各的问题,这是它们整体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

相对来说,今年的主要赢家是资源出口国和中美两个大国。

资源出口国的情况,懂的都懂,就不多说了,下面重点说说中美。

美国方面,赢在两个方面:

第一,外贸层面,美国虽然是个常年逆差国,但今年的形势下——

能源、农业、军工、芯片,四大出口强项都增加了,使得5月份贸易赤字环比缩小11亿美元,收窄至年内最低水平。

第二,外债层面, 美元升值,进口成本就下降了,债务成本也降低了。

当然,美元升值,美国看似爽歪歪,但其实也是有隐忧的。

一方面,必然会对其余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通胀爆表,美联储只得忍痛加息来刺破泡沫,亲手制造一场无可回避的衰退。

7月,美元指数持续走高,最高突破108大关,不仅突破了2015-2020年的天花板103,而且进入了近20年来的最高区间。

这种凌厉的突破之势,很有可能带来一场严重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参考历史,1997-2001年,美元指数先后突破100、110、120三个平台,结果就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

这一次,亚洲发展中国家,欧洲和日韩发达国家,在通胀、逆差和债务困扰中,普遍危机重重。

正是各国的表现拉跨,使得资本涌进美国,推高了美元指数,美元的飙升,又使得海外各国的危机加重,一国接着一国倒下。

全球经济萧条,便这样逐步升级,最终将伤到美国,甚至中国。

环球同此凉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于这场危机之外,即使中美两个大国,有着更强的抗冲击能力。

4

在这场近20年来最大的美国加息冲击波中,中国的表现无疑是出色的。

外汇方面,今年前6个月,中国顺差总共达到了3854亿美元之巨,同比大幅增长。

外债方面,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07万亿美元,债务风险极低。

这个结果,君临认为,主要是实力+运气使然。

首先是出口,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国连续3年出口大幅增长,不断超出市场预期,这绝对是实力的表现。

2020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各国停工停产。

中国出口出现第一轮大爆发,主要是口罩、手套、呼吸机等防疫物资,以及宅家消费的电脑、家电、家居用品。

2021年,疫情持续,虽然防疫物资和宅家消费开始减少,但是海外国家的停工停产仍在持续,另外美国也在继续放水刺激经济。

这就使得中国出现了第二轮大爆发,疫苗和检测试剂、各种满足海外需求的工业品、生活用品都是订单爆满。

2022年上半年,海外封锁解除,东南亚的供应链在逐渐恢复,虽然使得一部分订单向外转移,但东边不亮西边亮。

由此,第三轮爆发出现了:

俄乌冲突的意外爆发,使得光伏出口超预期增长,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升级顺利,又出口挤占了一部分发达国家的市场,再加上东盟出口恢复,对中国的上游零部件和设备需求也在增长。

三管齐下,撑起了原本摇摇欲坠的出口数据。

纵观这三年,中国出口不断攀升,这边的需求减少了,那边就有新的板块崛起,撑起整体的数据。

这便是全球最大的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工业大国的实力。

再看进口,今年中国能在全球工业国中保持顺差金身不坏,也有运气的成分。

西方工业国进口居高不下,一方面当然是通胀的锅,但另一方面也跟他们常年放水带来的奢侈消费有关。

中国则不同。

一方面,中国坚持不搞放水刺激,所以老百姓手里钱不多,消费低迷;

另一方面,中国上半年严重的疫情和封控,使得消费更少,交通和工业用的能源需求也保持在低位;

还有,中国的清洁能源表现也是超预期。

经过多年的大力投资,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

不仅仅是风光电,其实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中占比最大的还是水电。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水力发电量大幅增长,以5月份的数据为例,发电量同比增长27%。

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多,水库也得以储存了更多的水用来发电,减少了能源进口的需求。

以几只水电股为例:

长江电力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于今年降水量偏多影响,我国长江中上游水电基地几大全国性水电枢纽发电量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初步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长江上游溪洛渡水库来水总量约509.70亿立方米,同比偏丰74.43%,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1772.79亿立方米,同比偏丰27.47%。

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总发电量约610.70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53.46%。

其余的,黔源电力(002039.sz)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在2.99亿元至3.32亿元,同比预增164%至194%,桂冠电力上半年净利润预计约18.80亿元,同比预增约52.10%。

整个A股水电板块,上半年业绩全部两位数增长。

国运好的时候,连老天爷都来帮忙,这不是运气好又是什么?

5

但越是好运气的时候,越是繁荣的时候,我们越要清醒的意识到:

风险可能会从什么地方袭来?!

风险是一定会出现的,并且通常会在最繁荣与泡沫的地方首先破裂。

当下半年,海外衰退变得更严重的时候,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做好准备、安好无恙。

参考:

研究报告:财通证券-资产负债表衰退系列(二):新兴市场债务风暴,谁是下一个斯里兰卡?-220711

研究报告: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全球汇市的三大变化-220711

研究报告:民生证券-2022下半年出口展望:重估中国出口优势-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