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第7个!云林延平老街文化馆升格「西螺生态博物馆」

县府2003年协力将「捷发干记茶庄」修复及活化再利用,上月底获县府审查通过成为「西螺生态博物馆」。(周丽兰摄)

「西螺生态博物馆」的二楼展览空间,都符合消防法规。(周丽兰摄)

云林县府依文化部「博物馆法」及「私立博物馆设立及奖励办法」研订私立博物馆设立登记相关规范并开放受理,螺阳文教基金会于2022年底申请「西螺生态博物馆」,因建筑法及消防法规等限制,持续改善软硬体设施并检讨服务机能,上月底获县府审查通过,云林县长张丽善今(13日)亲自颁发私立博物馆设立登记证书。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馆升格「西螺生态博物馆」,馆长何美慧(左二)为县长张丽善(右二)导览。(周丽兰摄)

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馆升级为「西螺生态博物馆」,云林县府文化观光处指出,生态博物馆(eco-museum)定义是博物馆经营和社区治理相结合,强调结合在地居民的能量,串联整合资源,创造文化价值。

「西螺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法实施后,全台第7个完成设立登记的私立博物馆。

文观处长陈璧君指出,云林全县有20多处文化馆舍,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馆是螺阳文教基金会与县府2003年协力将「捷发干记茶庄」修复及活化再利用,提供艺文展览空间、人才培育、国际艺术交流场域,结合了产业、文化、艺术,共同创造西螺集体记忆,成为西螺社造中心,也是云林最重要的文化据点之一。

张丽善感谢馆长何美慧及螺阳文教基金会多年来的努力与付出,为云林文化事业发展之路立下新里程碑。

张丽善说,「西螺生态博物馆」树立文化空间营运的良好典范,期盼未来有更多的优质民间馆舍能够加入私立博物馆的行列,让云林的文化版图更充实,文化事业推展更专业更多元。

何美慧说,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馆长期投入文化艺术、文化资产保存推广工作,今年获得全国社造贡献奖,提升为博物馆是新的里程碑,期许不只帮助支持在地,也希望树立典范,让云林文化艺术、文资保存、社区营造都能得到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