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艺术浸润中与美同行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孔子对诗教浸润性特点的归结,同样可以引申到艺术教育(古人所说的乐教)之中。根据孔子的看法,艺术教育要做到帮助受教育者去想象、去激发情感、去认知社会与世界、同他人建构群体、表达与赞美或者批评,从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启发创新等。因此,通过浸润性方式开展艺术教育,对于推动学校美育育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彰显艺术教育在推进学校美育中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和实施,美育被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美育也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温润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之中,艺术教育在推进学校美育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彰显。
多年来,当我们在主张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美育时,总是不忘召唤艺术。其实,古人早已谈到人的喜怒哀乐心理状态、社会治乱太平与艺术之间的存在性关系,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观点,强调通过艺术活动可以将个体与社会互动之中所产生的强烈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通过艺术、人的心理、社会之间有效互动,达到正得失、动天地、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教化功能,实现人的完整性,达至与他人、与社会甚至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正是因为艺术教育可以养成人的完整性,因此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全面而积极的作用。《尚书》所记载的尧帝命令负责艺术的夔教授子弟,就是要通过艺术教育使子弟们达到身心和谐、天人合一。事实上,现代心理学也发现了艺术教育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的“和心”关系,弗洛伊德、皮亚杰等西方学者均提出了艺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因此,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就是要强化对艺术教育价值的认识,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艺术浸润在强化学校美育中的路径作用
然而,在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中,也出现了诸多不足。如,将艺术教育当作知识教育来展开,重视某种单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艺术本身的丰富性、实践性、审美游戏性、参与性等;再如,艺术教育主要在学校、课堂等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展开,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关乎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建设价值被削弱;还有人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美育转化成现代艺术学科式教育,如分解为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且学科之间缺乏互动性与综合性建设。此外,教学以学生作为个体学习者来展开,考核其对于艺术知识和艺术能力的掌握程度,而不重视通过艺术学习促进个体与他人、社会甚至自然世界之间的健康关系。这样的艺术教育,自然很难实现艺术教育的浸润性特点,也很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学校艺术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让艺术教育浸润性特点能够体现出来,从而通过艺术教育将学生带出封闭的教室与校园,带出小我的知识与才能空间,通过审美方式将他们带入到自我与世界想象的、表达的、互动的生存关系之中,应是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时代课题。
人们时常可以看到学校艺术教育常见的场景:或一个班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画着画,或学生正襟危坐地跟着音乐教师一句一句学唱歌。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笔和纸上,或在教师身上,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同外面世界的关系、学生因艺术学习而产生的情感与表达、学生的参与性与创造性等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被激活。
因此,要发挥艺术教育的浸润性特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就需要改革学校中的艺术教育方式。
基于艺术的浸润性特点改革学校艺术教育
充分发挥艺术天然具有的浸润性特点,通过改革学校艺术教育,强化学校美育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首先,改变艺术课堂的空间,使其有助于开展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活动性艺术教学。目前学校的课堂多是围绕规范性知识教学而建设的桌椅、黑板、讲台等各自独立,甚至每一套桌椅都是一个学生的独立空间。这种空间建构不仅不适合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教学,甚至也不适合音乐等艺术科目教学。因此,重构课堂空间,使艺术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参与更为方便,对于实现艺术教育的浸润性特点是有帮助的,也是必要的。
其次,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参与性、互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主体性非常重要,只有激发他们的主体性,以及同情心、参与感、互动需求等,才能引导他们进入艺术世界之中,实现梁启超所说的“熏、浸、刺、提”的身心健康与丰富的效果。
再其次,改变艺术学习考核方式,重视艺术在养成学生完整人格中的价值。目前学校艺术学习的考核方式比较偏重于知识掌握或者艺术技能掌握的程度,而对于艺术学习与学生完整人格养成之间的关系不大重视。学生通过艺术活动而展开想象力、打开心扉、自我表达、积极互动、创造审美世界、同情性理解世界等,就是艺术教育的效果,也是可以用来考核的。虽然对此有可能无法通过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来构建考核标准,但艺术学习与学生完整人格养成、身心健康之间的可评估关系,也是可以客观呈现的。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14日 第09版
作者: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