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创推动艺术教育应“数”而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改变了商业模式和社会互动方式,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与艺术结合方面,推动了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这些进步不仅提升了艺术创作的技术支撑力和表现力,还改变了艺术传播和体验的方式,为艺术产业注入了新的动能。作为艺术产业发展前行的驱动力,艺术生产同时也是高校艺术教育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核心议题。艺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文化繁荣的重要保障。高校在艺术领域承担着培养新型人才、推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重要使命,高校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艺术创造灵感、推动数字时代艺术创新,为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性力量。
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艺术创作生态经历了剧烈变革,既标志着人工智能在艺术和创意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也赋予了艺术产业新的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与艺术的融合,形成了科学艺术协同创新,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者之间的深入协作,摒弃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二元论”观点,构建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创意生产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强调多元主体的互动和交流,而不是将主体与客体视为孤立存在。这种互动模式使得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者在创意生产过程中均成为参与者,共同创造艺术作品,推动艺术创作的创新和发展。例如,通过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的结合,艺术家可以创作出3D可视化且可交互的场景。艺术家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人机共同创作的可能性,使艺术作品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重新定义了艺术家、技术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不仅改变了艺术生产方式,还催生了以数字化、绿色化、共享化、协同化和国际化为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推动了艺术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现代化,使得艺术作品不仅在表现力上得到了提升,还在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链完善度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智能创作内容不断涌现的当下,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推动了生产模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人工智能算法强化了人类的直觉和经验,共同催生了新的美学形态,为审美体验增加了新的维度。
高校艺术教育在培养艺术人才和推动科技与艺术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积极适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更新艺术创造理念,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艺术创造方式,推出耳目一新的作品,给人们带来新的审美体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高校艺术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数字艺术、虚拟现实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的人才,通过引入这些前沿课程和项目,增强学生在新兴产业中的竞争力。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寻求前沿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平衡,推动艺术专业向数字化和立体化发展。艺术学科应利用数字技术孵化新专业,如数字艺术管理、艺术编程和数据可视化等,这将有助于推动艺术生产和产业转化。相关艺术院校需要推动新兴艺术产业相关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不仅要在传统艺术形式中深入探索新的技术媒介,还应扩展到人工智能和艺术、生物艺术和环境艺术等前沿领域,利用跨学科研究和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等艺术院校应推动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3D打印、数字绘画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互动性,推动艺术作品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播,扩大其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同时,还可以设立跨学科课程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基本技能,提升其在数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的竞争力。
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也是高校办好艺术教育的关键,应深化协同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艺术人才提供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践路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多主体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产学研共赢,提升艺术人才的前沿科技素养水平。加强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融合,鼓励艺术院校与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合作,开发融合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艺术项目。例如,建立“艺术+科技”实验室,推动数字艺术和虚拟现实艺术的发展,增强艺术创作的技术支撑力和数字表现力。通过合作主体决策机制,实现产学研多主体互促,形成数据和资源充分流动、共享,产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配合的新机制。高校应与科研院所、企业、地方艺术展馆和艺术产业链等多方协同合作,建立前沿科技理论研究中心和艺术人才实训中心。依托产学研实验中心,让学生近距离参与前沿科技引导下的艺术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设置实践考核以确保培训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培养实践性综合艺术人才。
总之,高校应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艺术教育体系,有效推动科技创新融入艺术生产,聚焦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教育资源整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艺术人才,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文化繁荣贡献力量。通过这些措施,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和竞争力得到提升,有助于为我国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27日第6版
作者:张令伟 张璟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