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评“MCN乱象”之三:急功近利害电商

岳 谭

编者按:近段时间,“儿子不顾反对去当兵后牺牲”的虚假雷同视频充斥网络,“亲人当医生被开除”等虚假文案持续引发网友不适。主播假人设假剧本乱象背后,一些MCN机构(网红经纪公司)是始作俑者。部分机构还炮制电商骗局、合同陷阱等,肆意破坏网络空间秩序。针对MCN机构乱象,人民网推出三评。

近年来,网络直播新业态迅速兴起,在丰富文化供给、促进电商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个别网红经纪公司(MCN)为博取流量炮制虚假内容、传播网络谣言、恶意欺骗网民,造成恶劣影响,受到各方谴责。

虚构假人设,伪造“扶贫”“助农”“患病”等场景,通过“扮穷”“卖惨”诱导网民购买低质伪劣商品;炮制婆媳矛盾、性别对立、地域差异等争议话题,煽动网民对立;制作软色情内容,靠造黄谣、打擦边球等方式博取眼球目光;编造虚假社会热点,造谣引流、非法牟利……种种“流量剧本”和“流量话术”不仅仅有辱三观、拉低审美,更已经踩到了公序良俗的底线,冲撞了法律法规的红线。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非依法严惩不足以震慑效尤,非严加监管不足以激浊扬清。对“悲惨营销”“虚假助农”等网络谣言问题,对黑灰产业链借网络流量制假售假等问题,必须发现一起、打击一起。除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网络视听、网络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也需要强化协同协作,加强综合治理,共同推动网络直播行业朝更加清朗、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流量是网络经济的底座,也是网红直播的核心资源。流量的获取和分配需要有起码的规则规制。无论机构还是网红,无论是运用各种工具、策划精彩活动以及投放广告等手段主动获取流量,还是依赖于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增加曝光机会,都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切实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对直播平台而言,网络直播是其主要业务之一。守护网络直播的“山清水秀”,平台既是责任方,也是受益方。只有自觉规范平台秩序、净化直播环境,方能提升平台的声誉和信任度。平台对违法违规机构应采取暂停权限、限制提供服务、入驻清退等处置措施,以及优化算法推荐机制等举措,对网红经纪公司形成有效约束。

作为连接平台、主播和用户的重要环节,网红经纪公司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因为顺应了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其专业服务有助于让优质主播脱颖而出,帮助主播与受众、商品与消费者更好建立良性联系。由此而言,网红经纪公司不应成为流量制造者或者网购幕后黑手,立足自身专长优化服务才是发展正道。

套路行不远,真诚永流传。有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品牌商家店播占比为51.8%,首次超过达人直播占比。店播成为新潮流,本身就是对网红直播乱象的拨乱反正。让直播环境更加清朗,让直播消费更加放心,必能推动直播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让互联网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人民网三评“MCN乱象”之一:假戏真演骗观众

人民网三评“MCN乱象”之二:“孵化”变质坑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