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职缺未来恐只剩近四成 「减供给、增投资」是解方

▲ 113学年大学申请入学管道统一分发结果13日公布,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分发挂零,校方推测和AI浪潮有关。图为成功大学历史文物馆。(资料照/记者林东良翻摄)

● 江昺仑/自由接案者

最近,成大历史系的招生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校方归咎于AI的影响,很多人不认同校方说法,认为问题根源在于「招生策略」。

然而,我认为「AI」确实是最重要的背景因素之一,只是化约为AI产业的因素,过度简化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可能在五年后、十年后才会出现。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人文领域。新闻及网路讨论统统都把这些领域称为「社会组」,其实是错误的。社会组只是联考的粗暴划分,实际上,里面还是有很多专业性、服务性的领域,例如律师、社工、咨商心理、建筑设计、商管、会计、金融等等。这些领域的发展,并不在这次讨论范围之内。

而我们今天在讨论的人文领域,则是指涉部分社会科学、人类学、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等学门。

▲ 人文领域包含部分社会科学、人类学、哲学、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门。(图/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之所以人文领域工作者需求锐减,原因大概是:

1. 少子化,直接冲击到原本吸纳人文领域人才的教育体系。

2. 技术转变。因为知识传播方式破坏传统框架,走向零碎化,冲击原本人文领域生产内容的方式。

3. 自由化。民主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文领域工作者,来维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实我觉得需要,但环境已不允许)。

需求锐减,供给没变。大量人文领域毕业生被迫走向市场,单独面对资本主义,但市场并不稳定、也不友善,所以很多人文专业成为了「屠龙之技」——人文领域的学生们上山学艺学了八年(大学四年加上研究所四年),学会了高超的屠龙之技,下山之后却发现龙已经变成濒临绝种的保育类,不能再杀了。

目前台湾人文领域的领导菁英,大多是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培养出来的人才,我的同温层们可能是末班车,或者恰好搭上误点的末班车。当时是台湾人文领域最后的黄金时期,所以那个时代的菁英,对未来总是较为乐观。要我们面对自身领域的困境,可能要先处理自我情感与尊严的问题。

▲ 虽说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但若不向学生告知系所未来困境,只给予不切实际的精神情操,对学子并不公平。(图/ETtoday资料照)

虽然很多人说,大学并不是职业训练所,但实际上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对于现在正要就学、选择人生志愿的学生来说,不告知系所未来困境,只给予不切实际的精神情操(进入中文系,你能听见落雪飘叶的声音,也就足够了),对他们来说并不公平。

每个人的大学精华岁月,理论上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特别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我们不能假装没有任何困境,等他们四年毕业之后再请他们自求多福。

我们应该实际面对现况:AI产业就是21世纪的「蒸汽机」,将会引起就业结构的重大改变。依照AI的发展速度,五年后,AI技术将能在许多领域取代现有的专业工作。

例如,逐字稿已经不再需要人工处理,未来出版业的校对与排版很快就能被AI取代,至少能完成七成的基础工作。十年后,许多人文领域的基础工作将会被淘汰。现在入学的大学生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选择。

而我就读中文系的时候,我跟一些系上同学们到资工系的研究室打工,是在帮忙他们分析语言材料,把每句话的主词、动词、受词标记出来,训练电脑学习人工语言。现在想想,如果AI是一栋摩天大楼,我们就是曾经在矿场帮忙开采砂石来做水泥的临时矿工。那个时候,大概就已经可以看出人文领域落在一个AI产业链相当底端的分工位置。

▲ 未来人文学科的职业需求可能降到只剩三至四成。(示意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在过去一年,我也不断尝试使用AI辅助工作,发现目前的AI尚无法完全满足人文领域的需求。然而,从ChatGPT的进步速度来看,最新的4o版本,已经能够满足部分的文字编辑需求(我推估将来大概有七成文字工作都可以交给AI)。

剩下少数的专业菁英不会被取代,他们负责指挥AI、制定产业规则。需求一直都有,只是越来越集中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文学科不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正如医学院入学开始采计社会科一样。未来的医院可能变成像《怪医豪斯》中的情景:豪斯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如同没有情感、但无比精准的AI机器人;而他的同事们,则会辅助他进行情感面的工作(例如跟病患家属沟通)。

我们不能回避的,未来人文学科的职业需求可能降到只剩三至四成。文学、历史很棒,社会上需要有人来作知识转译,但现实上这些就业机会就是相当有限。

简单的说,知识会越来越集中,如前所说,只会留下菁英来制定规则。或者转移到其他服务产业,例如数位时代人们更渴望实体的互动空间,因此提供类似服务的产业,如文化转译、身心灵产业等等,将应运而生。

▲ 人文领域的走向,一端是集中化、菁英化;另一端则朝向通识化、非专业化的通才。(图/达志/示意图)

所以人文领域的走向,一端是集中化、菁英化;另一端则朝向通识化、非专业化的通才。

你可能会问,可是如果人才养成的「水池」越来越小,我们怎么持续培养人文领域优秀人才出来?

所以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策略,简单说就是「减少供给、增加投资」:

1. 减少招生,合并科系。例如将所有台湾文学、历史、艺术相关的科系整合为一个台湾学,然后总量管制,全台湾一年就至多招收300名学生就好。这300名学生十分之一,30人成为领域菁英,270人成为领域通才。通才就是能用比较弹性的方式,来面对不稳定的未来。

2. 政府扩大投资。政府的责任是分配,我国为了科技业发展,其实帮企业负担了很多隐形成本,从教育体系到生态环境都是。这部分是国运之所系,我觉得很合理。但政府有义务进行「再分配」,用企业的税金来平衡发展不均的情况。

就人文领域来说,政府应该大幅度增加常态性的预算,不是用计划型、短期性政策去做。像是台语台、客语台、文策院等等例子(先不论内部制度的话),或者未来公务员考试把国文科改成人文学、社会学等等。你要先有一个常态性的制度、单位或职缺,有稳定薪水,才能吸纳人才进入到这个「水池」里,你才能在这个水池里捞到鲤鱼王。

▲ 政府应该大幅度增加人文领域的常态性预算。要先有稳定薪水,才能吸纳人才进入到这个「水池」里,进而在这个水池里捞到鲤鱼王。(图/文化部)

3. 企业扩大投资,纳入ESG概念。这就是文化ESG的概念,文化部已经在推广,希望教育部也能跟上。

人文领域的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这个产业只有少数精英能决定内容、制定规则,其他八成的人都是在「服务」——服务企业、服务某个大型语言、服务某个社群需求。简单说,人文领域的未来,就是服务业。

与此同时,企业、社会各界也必须意识到,人文领域的服务都是有价的,而且也必须被定价的。付不起人文服务相应价格、不理解人文价值的企业或组织,未来会被市场淘汰。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 本文获授权,转载自「江昺仑」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