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就輸了」這句話是真的!佛陀2千年前就在用的「人際心法」公開
东大名僧草薙龙瞬在著作《不反应的练习》中提及,想防止「无谓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即站在「不要反应」的前提上。 示意图/Canva
在日常生活中,很难避免与「情感」相关的烦恼。职场也好,家庭也好,不论走到哪里,人经常为「情感」烦恼,并使得压力累积,结果因为愤怒而无法集中精神。有人工作失败而情绪低落;有人失去重要的东西而伤心;有人对未来不知如何是好而感到不安……种种内心的动摇,都是「情感」的表露。
「如果能妥善控制情感该有多好!」相信这是每个人的希望。
「情感」也是心理的「反应」。接下来就来学习可避免因为情感而受害的智慧。
首先,整理人的烦恼,佛教将「情感方面的烦恼」大略分成两种。
第一种:防御不愉快的情感产生,一涌现情感,就立刻清除。
第二种:思量该怎么与对方相处。
多数烦恼来自人际关系?佛陀这样说…
第一种是「情感」的问题,第二种则是「关系」的问题。这非常重要,有必要分开来思考。
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把这两个问题混淆了。当「生气」(愤怒的情感涌现)时,立即出现针对对方的「反应」—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个人说了这种话」、「他做了这种事」。之后互相以愤怒的情感和「我是对的」、「他应该……才对」的判断来对抗,结果陷入永无止境的烦恼。
经常听到有人说:「人际关系是烦恼的原因。」但如果依据佛陀的思想,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因情感而烦恼」与「应该如何跟对方相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感」是自己这方的问题,不妨与「如何跟对方相处」分开来思考。首先来学学佛陀解决「情感」的方法。
跟佛陀学做人:「不作反应」是最大的胜利
防止「无谓的情感」,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即站在「不要反应」的前提上。「不反应达人」佛陀有这样一段故事。
佛陀是一位「觉醒人」,在古印度声望不断攀高,当时连拥有数百名弟子的著名婆罗门(祭司)之中,也有人成为佛陀的弟子。不论古今,种姓制度在印度都具有绝对的地位。佛陀的身分其实是比婆罗门低的「刹帝利」阶级(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军人贵族)。最高阶级的婆罗门成为佛陀的弟子,在当时是相当重大的事件。
有一次,一位德高望重的婆罗门,听说一名与他同姓氏的婆罗门成为佛陀的弟子,怒气冲冲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在众多弟子和来访者面前,以极尽诽谤中伤的话羞辱佛陀,场面非常紧张。
但是佛陀平静地回答:
「婆罗门啊,你在家中设宴,如果客人没吃,那么这些食物属于谁的呢?」
婆罗门被佛陀质问,不得不回答:「当然是我的。」
「那你怎么处理这些食物呢?」
「我自己吃啊。」婆罗门回答。
于是佛陀这样说:
这里所说的「食物」,正是婆罗门怒骂佛陀的言词。如果佛陀对婆罗门的话作出反应而回骂,等于自己也作了相同的反应—吃了食物。因此佛陀绝不「接受」,也就是「不作反应」。
佛陀被普通人一定会发怒的言词怒骂,以「不反应」来对付。因为他清楚知道要以「无痛无苦之心」为人生目的,「作出反应使内心混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他贯彻不论任何时候绝不反应,只观察和理解对方的立场。
从佛陀这种「合理」的态度,可以学习到:「不反应才是最大的胜利」。佛教中所谓的「胜利」,并不是击败对手,而是「不要向对手反应而丢失自己的心」。
《不反应的练习:让所有烦恼都消失,世界最强、最古老的心理训练入门》。 图/究竟出版
本文摘自《不反应的练习:让所有烦恼都消失,世界最强、最古老的心理训练入门》,2024/6/1 究竟出版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