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處理水擬8月入海 原能會:續監測漁產氚含量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总署认同日本政府将「核处理水」排放入海的计划。美联社

日本核处理水可能于今年8月中下旬后入海,原能会主任秘书王重德表示,台日已建立密切管道,也派观察团交流排放准备工作与ALPS效能等,同时,政府跨部会持续监测台湾周遭海域含氚量以及渔产辐射抽验,让民众安心。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厂「核处理水」排放入海准备已大致底定,面对目前逾千座贮水槽即将在2024年满溢的时间压力,日媒推测日本政府可能会在今年夏天付诸实行,此举也引发周边国家疑虑。

针对核处理水中的氢放射性同位素氚,王重德在今天播出的自由时报「官我什么事」节目中表示,目前国际间尚无资料证实,氚会直接造成人罹患癌症;而日本宣称经处理后,60多种核种会被过滤掉,只存留氚元素,后续得注意是否真如同日本所言。

王重德指出,原能会2019年时已意识到此事,便从台湾周围海域开始进行氚的量测,并与农委会、食药署、渔业署等建立合作机制,比如对海带样品等执行氚含量检测;同时,透过外交管道传达,希望日方作成决定时,事先通知台湾,而日本2021年内阁会议决定核处理水入海计划前,确实有先告知相关讯息。

王重德表示,台湾不仅曾与日本签订核能资讯交流备忘录,也3次筹组观察团赴日,实地了解排放氚水的准备工作以及ALPS(多核种除去设备)效能;此外,近期韩国发现,台日在此议题上的交流非常密切,因此也希望未来能与台湾建立更多监测、技术探讨的合作。

王重德说,原能会跟日本相关单位接洽,核处理水最有可能的排放时点,落在8月中下旬以后,台湾启动跨部会计划,持续监测海水、海生物、海产等环境背景值,核处理水排放后,原能会把相关参考指标放在官网的资讯平台,让民众、渔民掌握周遭海域和渔产品是否属安全情况。

谈及台湾开放日本福岛5县食品输入,王重德指出,原能会协助食药署整合国内具检测能力的实验室,针对碘-131、铯-134、铯-137等放射性物质标准,进行检验,一年大概可分析7万件,量能绰绰有余。

此外,中国很多核电厂坐落东南沿海、也会排出处理水,针对有无进行重点稽查,王重德说,中国核电厂大部分属压水式,与沸水式相比,压水式排放氚的量较高一些,以2019年来看,一年的氚排放总量约比日本多了7至8倍。

王重德表示,中国离台湾很近,因此原能会在沿海设有9个监测点,监测中国氚排放有无影响台湾周边海域;目前台湾海域氚环境背景数值,约为每公升含氚量0.5贝克,在恒春外海大概一定低于0.5这一数值,在金门、马祖量到的数据,也都在0.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