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建築工法修復 草山原巴旅館澡堂 後年重現風情
「原巴旅馆澡堂」修复工程近日动工,建筑师徐裕健(左三)说明设计理念。图/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北市文化局投入5660万修复历史建筑「原巴旅馆澡堂」近日动工,第一阶段先依老照片、绘叶书等史料原貌修复,再活化提供温泉洗浴体验,预计后年4月完工。
文化局表示,「原巴旅馆澡堂」是日籍商人馆野弘六所经营的高级温泉旅馆,1923年开始营运,光复后由国民政府接收,改称逸园,陆续作为阳明山管理局办公室与宿舍,以及联勤阳明山招待所使用。
「原巴旅馆澡堂」是草山地区别具代表性的温泉旅馆,建筑群原本包含「八角澡堂」、「本馆」、「西洋馆」及「大广间」等,多数拆除,目前尚存「八角澡堂」与「西洋馆」两栋,2019年市府公告为历史建筑。
文化局表示,「八角澡堂」墙体采用草山地区常见的日式传统石砌「平砌」工法砌筑,屋顶依设计成八角形,铺设日式文化瓦,屋脊设有栋脊,尾端有鬼瓦收边,木构造采用传统日式二重梁屋架与榫接匠艺工法,设置太子楼其侧边留设通风木百叶,使室内温泉蒸气能够自然通风排出室外。
「西洋馆」墙体则是采用「野石乱积」石砌砌筑工法,屋面同样铺设文化瓦,虽然后期改建,木屋架佚失,仍可见当时原室内空间格局主要作为游憩设施使用功能使用,皆极具特色价值。
文化局指出,修复工程分成两阶段,先由专业团队透过史料、老照片、绘叶书(明信片)考证与现场留存构造,分析建筑技法,保存极具日本时代匠艺特色的石砌工法墙体,以及复原传统日式木屋架系统,回铺日式文化瓦,同时复原「西洋馆」外貌及部分空间,重现日据时期「本馆」与「八角澡堂」间的通廊。
修复完成后,将寻觅委外营运单位,执行再利用工程与联勤招待所本馆修缮工程,再利用活化作为温泉洗浴,与一般文化资产只能作为展示、餐饮空间不同,兼顾历史文化解说展示与长久经营活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