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最快8月排放「核处理水」 千座贮水槽将满溢无处可放

日本政府将依过去方针,最快在今年夏天将「核处理水」排放入海。(图/美联社)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厂「核处理水」排放入海准备已大致底定,面对目前逾千座贮水槽即将在2024年满溢的时间压力,日媒推测日本政府最快可能会在今年8月付诸实行。

日本经济新闻、共同社等日媒报导,由于日本政府原子力规制委员会(类似台湾的原子能委员会)已发放相当于「合格」的排放设备安全性证明给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加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也认同排放入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将「核处理水」排放入海的所有必要条件已大致完备。

因此,日本政府将依过去方针,最快在今年夏天将「核处理水」排放入海;虽然具体时间还不清楚,但多家日媒预估可能会在8月。

福岛第一核电厂2011年3月因东日本大地震(台湾称311大地震)带来海啸发生「炉心熔毁」,为冷却熔融核燃料团块又制造出污染水。东电利用净化装置去除氚以外多数辐射物质,最后变成「核处理水」(ALPS处理水),并将其贮存在福岛第一核电厂腹地内。

●厂区绿地不复见 成逾千座贮水槽

从2011年核子事故后福岛第一核电厂区空拍照可以看出,原本腹地内的绿地已不复见,至今全数被用来设置「核处理水」的贮水槽。

核子事故发生后,每天产生的污染水虽然已有减少,但到今年4月时每天仍会产生约60立方公尺。

经过净化后的「核处理水」也同样持续增加,即使距离核子事故已12年,但目前总量约133万立方公尺相当于530座奥运标准泳池。

「核处理水」贮水槽到2020年时已超过1000座,厂区内已再无空间增设贮水槽;加上目前贮水槽整体贮水量已来到97%,如果再不排放入海的话,预估2024年贮水槽就将面临满溢。

「核处理水」在排放入海前,会透过厂区内管路先送到位于海边的海水稀释设备中,接着利用海水将「核处理水」稀释逾百倍,让每公升氚浓度低于1500贝克。

以饮用水含氚上限值来看,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是每公升1万贝克。因此,日本排放入海标准约WHO提出国际标准的1/7。

稀释后的「核处理水」将进一步送到水槽内,然后经海底管道排放到厂区近海。海底管道位于岩盘内,排放入海的出水口设置在离岸约1公里、水深约12公尺的海底。

目前预想每天最多能排放500立方公尺的「核处理水」,一年排放的氚将控制在22兆贝克以下。设置在海底管道出海口附近的放射性监控点,将会监测海水中含氚浓度。

●核处理水全数入海需时约30年

东电2021年曾进行模拟试算,若阶段性将「核处理水」排放入海,最快也要到2051年度才可能完全排放完毕,也就是说从开始排放到完成排放需耗时约30年。

东电负责人士说,为了迈向将熔融核燃料团块取出等的废炉作业,空出目前用来设置「核处理水」贮水槽用地有其必要。

借由将「核处理水」排放入海,可以将原本的贮水槽用地转为暂时存放废炉过程中取出的「用过核燃料」及核燃料团块之用。

不过,担心遭到「风评被害」(指受某事影响而引起外界负面观感)的声音难被消弭,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类似渔业合作社)联合会负责人士6月说,虽然中央政府跟东电都针对排放入海安全性进行说明,但不认为能让消费者感到安心。

与福岛县相邻的茨城县北茨城市大津渔协组合长铃木德穗说,「大津渔协跟茨城渔协都反对」,他们跟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立场一致,反对「核处理水」排放入海。

民间团体、非营利组织「原子力资料情报室」秘书长松久保肇强调,排放入海无法获得地方居民认同,「对居民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原水爆禁止日本国民会议」秘书长谷雅志说,不容再度排出核子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留下干净的大海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废炉须取出熔融核燃料团块

福岛第一核电厂当年因地震带来的海啸全面停电,造成1号机到3号机发生「炉心熔毁」的核子事故,虽然取出熔融核燃料团块的行动较计划来得落后,但总算将在2023年度后半年从2号机开始着手。

熔融核燃料团块堆积在围阻体内,由于放射线量极高,光是进行短时间作业就能达到人类致死量,因此人类无法靠近,只能利用远距操控的机器手臂进行。

要完成废炉作业,取出熔融核燃料团块不可或缺。据推估,1号机到3号机熔融核燃料团块总计约880吨,而目前的进度是连1公克都尚未取出,未来仍是漫漫长路。(译者:黄名玺/核稿:刘文瑜)1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