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國:對「石油人民幣」態度開放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昨日启程前往沙乌地阿拉伯,将主持召开「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访问沙国。李强出访前,香港南华早报报导,沙国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胡拉耶夫在港受访表示,沙国愿意尝试新事物,对包括在跨境原油交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新想法「持开放态度」。

据报导,北京正在更广泛地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去年十一月,中沙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五百亿元人民币/二六○亿元沙乌地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三年,象征利雅德与北京金融合作的里程碑。

与此同时,在跨境原油交易结算中更广泛地使用人民币,即「石油人民币」,也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下一步,而此举势必对美元国际地位构成挑战。

在被问及有关「石油人民币」的议题时,胡拉耶夫说,相信沙国会做最符合其利益的事,他认为沙国总是会尝试新事物,对新想法持开放态度,「尽量不把政治与商业混为一谈」。

报导形容,胡拉耶夫描述了沙国对在交易中使用「石油人民币」持积极看法,但未给出具体的实施时间表。

「从商业角度看,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可根据双方的自由意愿实现。」胡拉耶夫说。

一九七○年代,美国与当时世界上最大产油国沙乌地阿拉伯达成协议,确定美元作为石油计价货币,并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成员国的同意。美元与石油紧密挂钩,使得国际市场上进行石油交易的经济体都必须要有美元,美元也因此成为全球外汇储备货币。而所谓「石油美元」即成为支撑美元全球大循环及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

然而,沙国与美国长达五十年的石油美元协议于二○二四年六月九日到期后,沙国不再续签。沙国现在可灵活地以多种货币出售石油,包括人民币、欧元和日元,未来还可能会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