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地理】啥是气候的地形效应?有争议的昆明准静止锋!地理老师怎么看?
推荐关注地理图文
专业高考地理备考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集合汇总
地形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在高考地理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点。
一、对气温的影响
1. 海拔高度
(1)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这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但同时地面辐射散热也越快,导致气温下降。例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2)山地的不同坡向气温也会有所差异。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相对较高;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在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例如,天山山脉南坡气温高于北坡。
2. 地形形态
(1)盆地地形由于四周高、中间低,热量不易散失,气温相对较高。例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有“冬暖”之称。这是因为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同时盆地地形使得热量在内部积聚。
(2)山地的山谷地区夜间容易形成冷空气下沉堆积的现象,称为“冷湖效应”。这会导致山谷地区夜间气温较低,而山顶和山坡的气温相对较高。例如,在一些山区的山谷,夜间气温可能比山顶低很多。
二、对降水的影响
1. 地形抬升
(1)当气流遇到山地等地形障碍时,被迫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降水称为地形雨。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面向印度洋,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山脉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使南坡成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是由于气流在迎风坡上升形成降水后,在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例如,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其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2. 山脉走向
(1)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的关系会影响降水分布。如果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垂直,那么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例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大致为东西向,与盛行西风带的风向垂直,因此其北侧和南侧的降水分布差异明显。如果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平行,对降水的影响相对较小,如是两条平行山脉,可能产生“狭管效应”,加快风速。
三、对风的影响
1. 阻挡作用
(1)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动,改变风向。例如,秦岭山脉阻挡了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使得秦岭以南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同时,山脉也可以阻挡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使山脉两侧的气候产生差异。
(2)山脉还可以形成风的屏障,使山脉背风侧形成“焚风效应”。当气流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空气变得干燥,降水稀少。例如,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经常出现焚风现象,对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 山谷风
在山区,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升温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山谷风的昼夜交替变化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例如,在一些山区,山谷风可以带来水汽的循环,影响降水分布。
四、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1. 改变气候带的分布范围
(1)地形可以使气候带的分布发生改变。例如,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得中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同时也改变了东亚地区的气候格局。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并且扩大了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范围。
(2)高大的山脉还可以形成气候的分界线。例如,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气候差异明显,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
2. 形成局部小气候
地形复杂的地区容易形成局部小气候。例如,在山谷、盆地、河谷等地形封闭的地区,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形成独特的小气候。这些小气候可能与周围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差异,如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由于地处低纬度的河谷地带,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与周边地区的气候明显不同。
有争议的昆明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在许多教辅导资料和联考试题中常常可以见到。
示意图中有两点引起许多老师的质疑,一是西南暖气流的性质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二是降水云系的位置应位于锋面的上方,还是锋面的下方。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了解一下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
昆明准静止锋是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暖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
冬季侵袭西南地区的冷空气,绝大多数源于北冰洋、巴伦支海和喀拉湖,小部分来自冰岛以南的洋面。这类深厚的冷空气一般先在西伯利亚北部和蒙古国积聚,使大陆冷高压加强。当西风带较强的波动向东推进时,常使低层大陆高压破裂,导致冷空气爆发南下。影响西南地区的冷空气主要路径是由西伯利亚进入新疆;因受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挡,便沿高原绕流,经河西走廊,翻过秦岭,进入四川盆地南下,然后沿大凉山东侧上爬至云南高原东北部和贵州高原。由于受云贵高原上一系列山脉的层层阻挡,冷空气就渐渐地静止下来,即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
锋上暖空气的来源和属性。进入冬半年后,信风带南移,副热带高压中心南移至北纬15°~20°左右,西风带也随之南移。由于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分成南北两支。北支西风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华东等地流向太平洋;南支西风气流沿高原南缘东流,即从阿拉伯半岛、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半岛北部等地的热带沙漠、内陆地区平流到云南。由于托罗斯山脉、高加索山脉、伊朗高原自西向东构成了从欧洲和中亚过来的冷空气的有力屏障,因而南支气流秉性十分干暖,沿锋面虽有一定的抬升作用,但不能形成明显的云系和降水。因此锋上气团可以表述为暖干性质。
锋下冷空气南下过程中,沿途增加了不少水汽,进入云贵高原以后,又沿坡上滑逐渐冷却和湍流混合作用,可呈现以中、低云为主的云系结构。当锋上空气为暖干性质时,准静止锋形成锋下云系。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一、干湿两种类型
张君龙( 1980)根据锋前西南气流的源地,把昆明准静止锋分为干湿两种类型。
当高空高原南部为平直西风时,锋前的偏西南气流来自伊朗高原,锋前和锋面上为干暖气流,这时准静止锋只有锋下云系,锋面以上干暖无云,称为干型准静止锋,降水甚微。
当孟加拉湾有低槽建立时,槽前西南暖湿气流沿锋面(或冷垫)滑升,在锋附近和锋后引起较大的降雪和降雨天气,称为湿型准静止锋。
杜小玲等(2010)也发现,造成贵州强冻雨的准静止锋具有锋上暖湿云、锋下冷湿云的特点。
二、锋前暖气团和南支槽干湿属性的变化
在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下,孟加拉湾一年四季都有槽存在,但冬半年南支槽是副热带性质的,夏半年印缅槽是热带性质的(索渺清 , 丁一汇, 2010)。伴随孟加拉湾地形槽冬夏性质的转换,昆明准静止锋前暖气团的干湿属性也出现季节变化。但就是在冬半年,南支槽的干湿属性也会发生变化。当南支冷空气沿高原南缘到达孟加拉湾使南支槽形成和维持,此时南支槽位置偏北,槽前有干暖平流输送;当上游西风扰动沿南支西风传播到孟加拉湾使南支槽加深发展时,槽前有暖湿平流输送(索渺清 , 丁一汇, 2009)。
丁一汇等( 2008)指出,南支槽向中国南方冰雪区输送大量水汽,主要水汽辐合位于横断山脉以东,而且南支槽前源自孟加拉湾水汽输送要明显大于南海和中印半岛的水汽输送。这也许正是低空水汽通道绕过青藏高原东南角向下游输送所致。
高增勇(1984)认为水汽含量、垂直运动和稳定度是决定锋面天气的基本因素。冬半年,昆明准静止锋位于干湿交界处,干区位于暖空气一侧,湿区位于冷空气一侧。因南下冷空气坡度逐渐变小,垂直运动主要表现为冷空气沿山坡的滑升,而锋上暖空气既很干燥又爬升很缓慢,产生不了大规模云系,故云系主要在锋下冷空气里,由雨层云和层积云组成,受其影响,多为阴天、冷性蒙雨天气,即所谓的克拉香天气。夏半年,准静止锋天气有较大不同,天气较不稳定,锋线附近经常有雷阵雨产生,冷空气一侧为小阵雨天气,主要原因是暖空气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即由原来冬半年的干暖空气变成夏半年的暖湿空气,即使有不大的垂直运动,也可产生不稳定性天气。
高增勇等(1984)认为,准静止状态只是锋面生命史中的一个阶段,它随时都在向其他阶段转化。摆动可能与它常呈南北走向有关。一般都出现在形势稳定少变、准静止锋处于成熟期之后,云南热低压及日变化作用才明显。昆明准静止锋形成主要有速成和缓成两种,速成的环流背景是东亚大槽的重建,由南下冷锋转变而成。缓成是在中纬度纬向环流下,由长江流域以南锋生西伸而成;昆明准静止锋转为冷锋向西(南)移动,一般呈两种形式:一种是准静止锋与其后的冷锋合并南下,另一种是700hPa西南涡加强东移。综上所述:1.西南气流可以是干燥也可以是湿润的,但冬季以干燥为主。2.降水云系因位于相对较湿润的气团一侧。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