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场校园招聘会冲刺大学生就业 专家解读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提出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个关乎民生、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燕斌说。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提出打造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就业政策与金融、产业、投资政策等协同发力。
专家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但同时,新兴产业和技术也会对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因此还要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距离毕业生离校只有一个多月,促就业任务十分紧迫。近期,各地各高校集中组织开展行业性、区域性、联盟性的大规模招聘活动,预计将组织开展校园招聘会175场,参会企业近1.7万家。
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本途径在发展。
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首先在于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麦可思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届本科毕业生工作半年后薪酬情况调查显示,月收入最高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融业、运输业。
“在全国应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社会需求保持相对稳定,这类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明显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就业质量也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麦可思研究院相关人士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往往带来“机器替人”现象,会大量淘汰旧岗位。
在智能制造企业三一集团的18号工厂里,只有300多位工人,基本均从事脑力劳动,以操作机器程序为主。
因此,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其次要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与就业容量挂钩的产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稳定拓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和社区服务岗位。
“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创造能力,是岗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经济部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民营企业经营难,活力不足,岗位创造能力下降。应该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破除不合理的招投标限制,消除制度性歧视,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拓展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说。
5月20日,北京市西城区公开招聘159名社区工作者和党群服务中心专职党务工作者,同等条件下,高校应届毕业生优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从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加快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来看,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仍可谓一举多得。
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还在于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增加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19个新职业。
据报道,北京市“日活”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和网约车司机等各类新就业群体已高达约26.6万人。
数字经济是新业态、新职业的底色。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副教授周广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以短视频直播产业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加速了职业分类的演变,不断催生出新职业形态和新就业方式,成为带动就业增长的一种重要渠道。
强化就业影响评估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提出,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不断增强,劳动关系与职业安全不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劳动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有意愿有能力的劳动者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就业渠道畅通有序,全社会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燕斌说。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首先要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
就业影响评估不是新生事物,“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提出,要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
早在2007年,四川省出台“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就首次提出建立投资项目就业影响评估制度,将对就业的影响作为决定政府投资项目的重要因素和核准社会投资项目的指标之一,在重大投资项目招投标中,同样的投资、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企业更有优势。
2009年,山东省东营市建立了重点建设项目就业影响评估跟踪制度,各重点建设项目单位被要求编制就业影响评估报告,分析项目对就业的正、负面影响,包括用工需求量、职业技能需求、吸纳人员类别等情况。项目确定后,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发布就业信息。
“双碳”、减税降费等重大政策,都会对就业带来重大影响,其影响如何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2023年,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对省级煤电退出的就业影响进行了测算。
中国电力行业需要在2045年前后实现净零碳排放,该研究基于2020年后煤电不再新增和2030年煤电装机增至1300GW这两种典型情景,评估认为,2020年煤电行业直接相关就业人数达到168.63万人,若不再新增煤电,2045年实现电力零碳时,约16.76%的煤电相关就业人员将面临失业,而继续新增煤电将会使该比例提高至36.90%。
“人才培养周期长,人力资源结构调整需要时间。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充分考虑既有人力资源条件,可以适当地超前但不能过于超前,要避免揠苗助长。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政绩,在推动结构调整过程中未能坚持就业优先,存在脱离自身条件搞产业结构升级的现象。”欧阳俊说。
“其结果,既没有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造成大量传统行业和传统岗位的丧失。受此影响,大量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选择与自身专业不匹配的岗位进行就业,对就业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他说。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其次要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
疫情期间,保市场主体和保就业政策相协同,中央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减免、补贴政策,取得良好效果。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着力打造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数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苏岗贷”贷款,还设立总规模52.8亿元的联澄基金、高质量发展基金、澄邦基金,发放惠企贷款。
山东省威海市提出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威海市就业服务平台、全省首家数字零工平台,疫情期间在全省首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以工代训”阶段性补贴政策。
刘燕斌认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持续提升的过程和目标,而不是静止的、一蹴而就的过程和目标。
“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过程中,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以及就业形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促进就业的重点、难点,相应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提升。”刘燕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欧阳俊认为,积极的就业政策至少应包括建立就业应急机制,防止短时期贸易冲突和技术进步等导致的大规模失业现象;建立就业动态监测体系,激励劳动者在地区和产业间流动,对重点人群推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等。
他认为,还要形成政策的系统集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包括灵活运用财政补贴、减税降费等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结合,降低企业成本;完善产业政策,引导就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和优化;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与现代产业相衔接,增强灵活就业人员的适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