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曹光群:扎实构建养老金融“上海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炎炎 上海报道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养老金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中国养老金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养老金融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0月11日重阳节,在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流金岁月》养老金融手册发布会上,上海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光群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大城养老”的缩影。面对老龄化挑战,上海金融监管局积极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寻求应对之策,精准布局,系统谋划,扎实构建养老金融“上海样本”。
一是率先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机制。据金融监管总局的部署,在养老金融服务领域及时延续上海市中小微企业“纾困融资”工作机制,持续实施“无缝续贷”工程。尤其是加大对养老产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辖内养老产业贷款达到100亿元左右,以及5亿元专项担保额度,保障养老产业的融资需求。
二是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险需求,上海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在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深耕细作、积极作为,全力服务上海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8月末,上海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保险产品12.28万件,实现保费收入15.94亿元,上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3.4亿元,试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均居全国各省市前列。
三是鼓励推出特色化多元性适老金融服务。引导上海市金融机构优化助老厅堂服务等特殊服务流程,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配备养老服务专员。今年以来,上海局还指导上海银保调中心联合上海老年大学和有关银行机构共同设立上海首个“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站”,落实金融为民惠民利民政策。上个月,上海银保调中心又试点建立七家分站,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纠纷化解机制,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权渠道。
“上海,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闯新路、测压力的重任。我们也期盼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在谱写养老金融大文章中勇挑重担、砥砺奋进,为养老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更多新探索和新实践。”为此,曹光群提出“三真”的要求:
一是要投入真金白银,提升适老服务能力,丰富适老金融产品供给。结合老年群体所需,优化环境、调配设施、完善服务质效、提升老年人支付便利,为老年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做好养老金融产品设计与各生命阶段的适配性问题,持续推动个人养老金账户和健康税优产品普及工作。
二是要采取真招实法,拓展养老金融服务半径,强化养老金融服务品牌。积极探索服务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要满怀真情厚谊,持续开展养老金融教育,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积极培养人民群众的养老规划、养老储备意识,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进消费者教育宣传,将养老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宣传延伸至家门口,达到同频共振效果。要用心、用力做好老年人反诈工作,持续助老跨越“数字鸿沟”,加强适当性管理,完善老年人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