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银智慧机器手实作大赛 台科大黄柏笙连获3年智慧撞球冠军
112年上银智慧机器手实作竞赛智慧撞球冠军颁奖,台湾科技大学黄柏笙同学(中)与队员周佑泽(右)获得该项冠军奖金新台币9万元。(台科大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上银智慧机器手实作竞赛每年吸引全国对机器人感兴趣的青年好手参赛,今年度比赛由台湾科技大学电机工程系硕一生黄柏笙与不分系大二生周佑泽组成的「下一队」,在智动装杯、智动装袋及智慧撞球比赛项目中,全获冠军,共获颁新台币27万元奖金,而黄柏笙已连续3年在智慧撞球奖项夺冠,他特别感谢担任指导教授的台科大应用科技学士学位学程吴国彰老师的教导与协助。
上银智慧机器手实作竞赛,自97年起举办迄今已进入第15届,办理比赛的最主要目的是激发与鼓励国内年轻学子针对机器手臂进行研发及创意应用。
今年度竞赛在「智动装杯」、「智动装袋」以及「智慧撞球」3项目中,均出现不同于以往的困难题目。其中,「智动装杯」内容为模拟工厂出货或无人饮料店的情况,使用机器手臂拿取杯、盖后,装取一定水量,再取到出货区。「智动装袋」要利用机器手臂打开折好的纸袋,再将装了3种物料,包括铝箔包饮料、铝箔袋食品、光滑表面的椭圆形食品放入,共须完成4袋。「智慧撞球」则是从原先轮流出杆共10杆,改为每队2分钟,需要优化影像处理速度,加快效率。
比赛结果最值得关注的是,应用组的智动装杯及智动装袋项目,亚军及季军均从缺,坐稳冠军宝座为已经连续3年夺冠的黄柏笙。
黄柏笙表示,他其实不会实际敲杆打撞球,只是懂得运用影像处理程式及机器手臂等软硬体整合,操作机器手臂击打撞球。而上银智慧机器手实作竞赛以往都偏重在程式能力,但今年较着重在硬体的机构设备,处理复杂的机器手臂动作,因此非常感谢上银科技在赛前借出机器手臂让团队练习,始能游刃有余。也谢谢指导教授吴国彰老师提供3D列印、雷射切割等实验室设备,以及时常分享业界经验,让他受益匪浅。
黄柏笙分析,竞赛当下跟实验室的环境不同,导致许多团队无法因地制宜以及调整分工,而他在赛前亲力亲为、要求严谨的时常思考各种可能,并经过多次沙盘推演,才能每次比赛跟不同队友尽速培养默契,屡创佳绩。
吴国彰指出,每年都在暑假看黄柏笙准备比赛,即便是面对主办方每次精心设计的不同难题,也总能举重若轻,用最简洁且有效的方法,提出最佳解决方案。这样的能力,是黄柏笙本身的才能加上努力而来,身为指导老师,反能从学生身上学习,并看到一个技职生的完美模版:「拥有实现其务实想法的整合技术能力学生」,这也是一直以来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