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了老了分了伴

农村老两口分开双挂念:老头想老太太,老太太想老头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可是在我们农村,现实中大多数的农民老了,却分开了,成了现实中的牛郎织女。虽然老两口相见不怎么难,但见一面也不是很容易,甚至很奢侈,无形中给老两口形成了很多的不便意,甚至酿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悲剧。

我们村有一对老人,老头姓王,有个儿子,他们老两口壮年的时候辛辛苦苦把儿子拉巴长大,老两口舍不得吃喝,舍不得穿,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好歹把儿子供应到大学毕业,并为他娶妻生子,还拿出自己的“棺材本”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交了首付。

他们老两口是农民,种着几亩薄田,也没什么手艺,也不会做买卖,农忙忙地里,农闲出去打工,遇到风调雨顺年景多少还能攒下点钱。此外,他们还养着鸡鸭牛羊卖了补贴家用。就这样,攒了半辈子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欠了一屁股外债,才把儿媳妇娶回家,让儿子在城里安了家。

他们老两口原打算这样了就能松口气,老两口就能安安心心、相守到老,安享晚年,舒舒服服过完自己的下半辈子。可儿子添儿子了,儿子就把老母亲接到城里去伺候月子。后来又给他们照看孩子。

当时正是天寒地冻的冬天,老头也想和老伴一块去,自己不会做饭,从没洗过衣服,老太太走了,老头吃口热乎的都难。况且,天越来越冷了,老头自己一个人取暖烧碳觉得太浪费。

可儿子说,他来的时候他媳妇嘱咐过他,说她家的房子太小,要是把他老父亲接去了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不方便。所以,老太太只好自己一个人去城里给儿媳妇伺候月子,照看孩子。

老太太走了后,老头不会做饭,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家做饭还得动锅又得动灶的,也麻烦,浪费,值不当的。所以天天从村里的馒头房拿馒头,大蒸包子,凑活着吃口热乎的。

后来村里的人越走越多,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已经很难养活这家馒头房了,人家觉得两口子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累死累活在家蒸馒头挣不了仨瓜俩枣,还不如打工挣的多,就把馒头房关了,夫妻俩双双也去城里打工挣钱去了。老头只得骑着电动三轮车抽空去五六里的镇上的馒头房拿馒头。

因为他没时间天天去镇上的馒头房拿馒头,就一次拿好多。所以,很多时候他吃不了,有些馒头都长了绿毛,只好送给邻居家的小狗吃。要是他愿意动还好说,把馒头上锅腾热再吃,要是感到不舒服了,懒得动弹,就泡碗方便面凑活一顿或者几顿。

有一次我走到他家门口摩托车后轮胎没气了,去他家借打气筒。那天都过了晌午一大后了,看到他正在家里啃冰凉邦硬的馒头就咸萝卜瓜子。

“大叔,您这么大岁数了,怎么不把馒头热热,炒点菜吃。”

“自己一个人值不当的动锅动灶的,凑活一顿得了。”老头说着,从房子的前厦角落的一堆破脏衣服里翻腾出打气筒递给他。

我看到老人穿的衣服脏兮兮的,花白的胡子上粘着馒头碎屑,屋里的沙发上堆满了脏衣服。以前老太太在家时可不这样,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

我拿着打气筒走到他的厨房门口扫了一眼,看到厨房里满地都是柴禾,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真正应了那句形容农村懒老婆的那句俗话:进屋门坐衣服,进伙屋踩柴禾。

“你婶去城里你哥家,照看孙子去了,我一个人懒得动弹,你看家里乱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王大叔看到我被脚底下的枯树枝绊了一下,连忙弯腰把枯树枝拾起来,扔到厨房里。

过了有些日子,我早晨上班在镇上的快餐店吃火烧喝豆腐脑,看到王大爷也在。我问他,俺婶子还没从城里回来吗?王大叔说,儿媳妇出了月子回来住了两天,又回去了。

“儿子一个人上班,他那点工资只够交房贷的,以前家里的所有开支都是儿媳妇的工资,所以儿媳妇回单位上班了,老伴去给他们照看孩子,做饭做家务。”

我问他那你怎么不跟着去?你看你一个人在家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的!老人低下头说,这么大年纪了,又帮不了他们,怎么好意思再给他们添乱?

没想到,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老人。

后来我听村里的老街坊们说,他老伴也不愿意离开老头子去给儿子照看孩子。家丑不可外扬,他老伴给儿媳伺候月子,照看孩子,说白了就是儿子找了一个不花钱的保姆。

老伴回来时对老头说,儿子儿媳啥活都不想干,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自己给她们照看孩子都一天了,指望他们回来替自己一下,让自己歇歇,可儿子儿媳回来一坐一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等着她给他们做饭还要端上桌。更气人的是,有时候儿子儿媳让老太太出去买菜,又不往外掏钱,老太太只好把自己平常口挪肚攒的钱拿出来。

老太太回来住了几天,就不想再去城里给儿子儿媳照看孩子了。老头就劝她说,趁咱老两口还能动弹,能帮孩子就多帮孩子一点,他们又要还房贷,又要累死累活的在单位上班,咱不帮他们分担一点压力谁帮他们?

老头说:“咱们不是都是为了孩子吗?你去城里放心就行,我会把自己照顾的好好的,等你把孙子照看大了咱们就团聚了。

老头走了以后,儿子儿媳又要把老太太接到城里去“享福,”可老太太说啥也不去了,她对邻居说的,她说在儿子家累没少受,活没少干,钱没少贴,还要看他们两口子的脸色。

“我要再待在儿子家,我这把老骨头恐怕都要拽在他们家了,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那天我下班回家,骑着摩托车到村口,看到从村里走出来一伙披麻戴孝的,一问才知道是王老头去世了。

“大前天我上班还看到他在镇上吃火烧呢,怎么说没就没了?”

村里有人接过我的话茬说,说不定就是那天在镇上吃火烧回家就去世了。

村里人说,今天早晨他老伴给他打电话,发现老头的老人机关机了,心思待会再给他打个电话,可是到了晌午再给他打还是关机。老伴不放心,又给邻居打电话,让邻居去她家里看看老头为什么不接她电话。

结果邻居去她家门口,发现她家大门在里面闩上了,叫了半天老头都没有应声,就叫来了村干部,一块把大门撬开。

一伙人呼呼隆隆涌到屋里,看到老人蜷缩在屋子当中,村领导伸出手放到老人鼻子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老人已经没有呼吸了。又摸了下老人的身体,也已经冰凉了。

现在,在我们农村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老两口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长大,给他娶上媳妇成了家,又在城里买了房,老头打工帮着儿子还房贷,老太太照看他们的孩子。这种现象本无可非议,当父母的只要有能力,帮孩子天经地义。问题是大多数在城里安家的儿媳妇,只允许婆婆来帮着照看孩子,以儿媳妇和公公住在一起不方便为由不让公公和他们住到一起。于是,就发生了老头老太太不在一起住的问题。

老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人把相守到老的一对老年人硬生生分开了,你们就不能为他们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