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性贡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明珠”,在其科学理论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这其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丰富延伸和创新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内容。
一、创造性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面对当前科技进步大潮、国际竞争大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刻阐述其重大意义、内涵特征和工作着力点,深化了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主要集中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上,而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对生产力质变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促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向“新”而行、向“高”攀登。我们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科技创新为动力、产业升级为方向,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创造性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指出,经济循环由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在经济发展中居决定性地位,同时分配、流通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全面认识四个环节的辩证关系,对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强调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出了治本良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和需求关系的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我们要不断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形成需求引领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三、创造性提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等。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关键问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四、创造性提出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观点,系统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推进到新高度。
当前,我们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更加自觉地从这一新阶段新要求入手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一方面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做大做好“蛋糕”;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切好分好“蛋糕”,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五、创造性阐释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与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划分发展阶段或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最显著的标志。党的八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都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从发展实际上看,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89358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84.7%,年均增长5.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681美元,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经济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从这一矛盾变化入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创造性提出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奔涌着一条世界化的洪流,也就是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进程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及各民族间的交往推动。《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生产力发展、分工和交换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出这种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导致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即人类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提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观点,有力推进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设立亚投行、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和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实现开放”的问题,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 轩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