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免疫筛检站 脾脏监测并吞噬病原体

脾脏是一个位于左上腹的器官,负责人体的免疫监测。(示意图/ Shutterstock )

「中正纪念堂车来速5/17 启动,日验1,200 人」

「初步规划行人、机车各1 个车道、汽车2 个车道;汽车入口为大孝门、机车则从中山南路进入。」

这是2022 年5 月17 日的台北市新闻。

在疫情于全球蔓延的两年后,中正纪念堂从一个指标性的旅游景点,破天荒摇身一变成为大型筛检站,提供行人、机车、汽车用路人筛检新冠病毒。在新冠确诊者日益增加的台湾,分布于台湾各地的筛检站是提供疫情资讯的前哨站。在这些地方,有许多医护人员驻守,对民众进行筛检,有助政府找出潜伏于社区中的感染者,并指引后续防疫政策的制定。

人体内的淋巴组织,就是类似筛检站的地方,负责检查体内是否有外来的病原体、并导引免疫系统来进行清除。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脾脏」。脾脏是一个位于左上腹的器官,藏身于第9 到第11 根肋骨之下。大小约为7 至12公分,重约150 ~ 200 克,和一颗土芒果的大小类似。在胎儿时期,脾脏负责造血,但当婴儿5 个月大以后,免疫监测则成为了脾脏的主要作用,别小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器官,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可大着呢。

现在,想像你是颗刚从心脏出来的血球细胞,正快速地穿过主动脉弓,向下来到腹主动脉、进入腹腔。接着在肝脏这个位置附近,你进入了一个叫做脾动脉的分支,在脉搏的推动下进入了脾脏。随着穿过的动脉管径越来越小,你这趟往脾脏的旅程也越来越深入。在绝大多数的组织,小动脉之后会接着微血管,红血球携带的氧气会透过薄薄的微血管壁送至组织使用,白血球也可以在此移动到组织间去执行免疫工作,微血管之后会接着小静脉及大静脉,血球们便借此回到肺脏及心脏。然而在脾脏,血球流动的的路线并不是这样。血球走到最小的小动脉后,会进入一个叫做「红髓」的特殊结构,这是一个类似海绵的构造,血液的流动速度在这里会大幅地下降,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此与驻守于脾脏的免疫细胞浸泡在一起。

缓慢流动的环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这些免疫细胞好好地筛检:血中是否有外来的病原体。并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让吞噬球清除外来物、或是老旧的细胞。过了红髓之后,血液会通过小静脉再引流回下腔静脉、回到心脏。

脾脏约有75% 的结构为红髓,剩下的25% 是被称作「白髓」的结构,为各种白血球(主要是淋巴球)的教育营,驻扎着大量的B 细胞及T 细胞。免疫细胞杀死的外来物(或称作抗原),会被用来训练白髓里的B 细胞及T 细胞,进而诱发更专一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让人体能更有效率地清除入侵过的病原体、并预防未来的感染。对于人类来说,脾脏就像是一个大型的免疫筛检站,红髓里大量的吞噬球会揪出并清除血中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的碎片接着被用来教育「白髓」里的淋巴球,以诱发后续的免疫反应。

有些人因为意外受伤、或是生病需要移除脾脏。少了这样一个大型免疫筛检站,这些没有脾脏的人们会有较差的免疫力。在众多病原体中,他们尤其容易感染那些有荚膜、较难清除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是因此,美国疾病管制署及台湾卫福部均鼓励没有脾脏的病人接种疫苗,尤其是上述3 种病原体。

2022 年5 月,地方政府因应新冠疫情的严峻,设立了大型的疫病筛检站,用以找出受感染的人群,守护市民的健康。在人类腹部的左上角,也有一个芒果大小的疫病筛检站,用来找出体内是否有外来的病原体,守护你我的健康。虽然不起眼,但它却肩负重要的免疫功能,它的名字是—「脾脏」。

本文转载自台大医院云林分院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