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8成以上被工作占據的人,退休老後變成什麼樣子?
「我的嗜好就是工作。有了工作,我才觉得活得有意义。」
公开发表这种言论的男人不在少数,只是每人对工作重视的程度稍有不同而已。这种男人也就是所谓的「工作中毒症」(工作依存症)患者。
他们这辈子的生活就是一早赶去上班,每晚必定加班到三更半夜,下班后还要跟同事或上司去喝杯酒,聊聊公事,然后才打道回府,其实回家也只是为了睡觉而已。碰到放假的日子,他们还是加班、陪客户打高尔夫球,或在家里无所事事。他们的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
这群人在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曾经担任重要角色,他们在公司上班的时候,都活得精神抖擞,精力充沛,但很多人一从公司退休,立刻就变得没精打采,毫无活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还在上班的时候,脑中八成以上的位置都被工作填满了,而有朝一日突然不再上班,脑中也就变得空空如也。这种现象几乎在所有战后出生的团块世代身上都能看到,因为他们最近刚好都正要迎接退休生涯。
图/unsplash
不论他们从前担任主管时带领过多少部下,或在负责销售工作时多受客户信赖,一旦退休之后,立刻变成一介平民……。在自己生活的邻里当中,他们也只是其中的居民之一而已。
从前还没退休之前,他们一直认为公司是靠自己的打拚才能得以存在,但当他们失去了所属单位与职位头衔之后,这才实地感受到公司给自己的存在提供了多么伟大的支撑,于是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价值。
碰到上述这种人,如果劝慰他们说:「你可以培养一种嗜好啊。」或是,「多花点时间去玩乐吧。」是一点效果也不会有的。因为他们想要的不是「玩乐」,而是「工作」。如果这种欲求不能获得满足,他们将很难重新站起来。
所以说,原本极爱工作的人若因为退休而突然一蹶不振,这种人就算不愁衣食,生活富裕,最好的对策还是让他重新找个工作吧。
不过,绝不能让他再做从前相同的工作了。因为那种穿西装、搭电车,钻进高楼大厦奋勇力拚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以后不必再扮演企业战士,去为「某企业」卖命苦干,而是以地区成员的身分,从事一些促进社区发展的活动也很不错吧。
或许有人听了我的建议会觉得不满,并在心底埋怨说:「我想做的是能尽量发挥自我能力的工作,才不想跟町内会的人一起玩游戏呢。」但事实上,「搞活地区社会」才是今后至关紧要的任务。
因为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家庭,许多家庭聚集而成地区社会,成千上百个地区社会又聚集构成社区,这些社区彼此连结,最终组成了国家。
然而,目前社区结构偏向一极集中型,越优秀的年轻人越喜欢往首都圈求发展,首都圈周边地区的人口却在急遽减少,并因而陷入严重的过疏化现象,地方城镇也随之逐渐衰退。最能证明这种现象的事实就是,全国各地的市政府、乡镇公所现在都在烦恼不知如何搞活地区社会。
《老后快适生活术》 图/健行文化
于是,许多自治单位利用村镇名称作为品牌,着手开发观光事业,但是这些村镇本身若不具备特殊价值或与众不同的特点,根本不可能变成永久性观光资源。
因为某村镇一旦开创成功的先例,周围村镇必然群起仿效,只要附近出现了类似的新名胜,观光客便又立即蜂拥而去。
换句话说,地区社会若想持续拥有活力,就不能依赖观光客,而必须由当地居民一起努力,把地方建设成理想的故乡。
让年轻一代都觉得:「我想永远留在家乡努力。」也让那些已到都市谋生的乡民都认为:「还是返回故乡重新创业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譬如雇用机会、便利的居住环境,良好的育儿条件……等,这些都必须由当地居民自行努力。想要创造一种「热爱故乡、夸耀邻里」的循环关系,只靠行政单位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必须住在当地的居民携手奋斗才行。
但每天上班的居民能够分给地区社会活动的时间非常少,所以这项任务还是交给时间充裕的高龄者比较合适。
地区社会举办各种活动,并不是为了帮老人打发无聊的时间,而是希望藉各种活动增强地方活力,更期望国家的未来能因此获得平衡发展,使每个国民的故乡都能重新恢复原有的光辉。
一想到这儿,大家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怨叹:「啊! 我已无用武之地了。」因为退休后从事的这类任务,不仅在我们有生之年别具意义,就算从教育后世子孙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项规模惊人的伟业。
本文摘自《老后快适生活术》,健行文化 出版
总是担心老后的健康、理财与生活吗?立即订阅「橘世代电子报」,让你双周获得一封退休准备精华好文>>>点选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