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點滴】撒比娜/婆媳之間 美學大不同

婆媳之间 美学大不同。图/黄鼻子

我和外子十分崇尚简洁明亮的家居风格,喜欢寒色系的白、灰、黑基调,觉得干净清爽就是最好的装潢,大概就是所谓北欧「寒色美学」的信徒。

因此,从海外搬回台北,终于有机会好好布置住所,便大力实践了夫妻俩的家居美学理念──墙壁漆成象牙白,长长一张柚木桌贯穿客厅到饭厅的核心地带。迁入之初,即无意购置大而无当的橱柜,而是善用收纳及资源回收的概念,把陈年旧物做了一次了结,只留下真正需要的物品。刻意的留白,无物的角落,宽敞开阔,采光好的方位,落下各类多肉和爬藤植物交织的光影。

前阵子随着西方Holiday Season(节日季节)的到来,便在倚墙的五斗柜和浴室洗手台上摆放了一整排我们最喜爱的杏仁白和奶油色蜡烛,一把夏日干燥的玫瑰、玛格丽特及鼠尾草衬托出感恩节与耶诞节来临前的温馨气息。住家虽不能说是华美,但舒适温馨,让人觉得心情愉快。

然而我们的陈设,却让那日来访的婆婆大吃一惊。老人家一入门看到柜上的白蜡烛,以及墙上一幅幅黑白的风景人物照,顿觉不寒而栗,面有惊色。入内看到空荡荡的房子,除了一面书墙,一角尽是仙人掌及爬藤植物,马上言明房子放太多针刺和会吸水的植物对人体不好,「会吸干人的元气」,为什么不种一些会开花结果、阳气比较重,诸如金桔、日日春之类的花草呢?

婆婆坐在布沙发上也不习惯,表示太软了,还是樟木或藤椅比较舒服;布做的容易脏又容易坏,不然皮革沙发也比较耐久。走到前后阳台一看,觉得太过冷清,直说这么大的空间,应该摆个柜子,不然太浪费了。上洗手间,看见干湿分离的隔间,则困惑于地板湿了隔天就会干,何必多一扇玻璃门,装一台洗衣机不是更好?进卧室一看,一长一短的白蜡烛放在床头柜,一席奶白床单,浅灰色的墙,真是不吉利!卧房就是要大红大紫,夫妻感情才会好。

就这样,婆婆首度来访,对于儿子媳妇的房子甚是不满,觉得房子就是要有柜有箱才会富贵,要有红黄等大色才会积福,白白灰灰委实没有生机。离开前,更要我们别忘了设立佛坛,这样住在里面的人才会平安……

夫妻俩对视一眼,默契不语,额旁静静挂着三条线。显然我们的「寒色美学」一点都不符合婆婆对住宅的审美;然而我们姑且听之,打算继续和一大片空白及没有佛桌的房子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