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增加「线上文字协谈」服务 3年破千人次求助
▲卫福部心健司与生命线合作,办理线上文字协谈,提供青少年心理支持服务。(示意图/达志影像)
记者张乃文/台北报导
年轻族群遭遇心理困扰时,常会陷入思考与情绪紊乱的回圈中,卫福部心健司司长陈亮妤提到,透过国际生命线的公私协力,自111年起办理「全台生命线青少年心理健康网路支持平台计划」,透过线上文字的协谈,提供青少年即时心理支持服务,挹注经费持续增加,自111年服务迄今已超过1500人次。
陈亮妤说,生命线服务自马偕博士引进至今已历史悠久,但近年透过统计数据观察到,入线的年龄层愈来愈大。她表示,生命线接听是以电话方式,但年轻人会使用手机网路、LINE的情况较多,也因此想跟进欧美模式,发展线上协谈,也委托生命线试办,目前持续扩大办理。
陈亮妤提到,有些人无法用口述说明自身的感受,但他们的忧郁焦虑可能可以用文字表达,而计划至今,经费挹注已3年,目前和花莲县、嘉义市、新北市及嘉义县等各地生命线协会共同合作。她表示,生命线据点共22县市,但上述合作线上协谈的据点,并不代表只有那些县市的人可使用这项服务。
陈亮妤提到,会持续盘点整体的服务量能,并视情况增加。她表示,目前试办情况效果还不错,但还是要留意,线上服务者,对于自杀防治即时救援的能力是否足够。像是线上对谈者若发出一些警讯,下一步该如何进行,这必须透过训练,相较于行之有年的电话服务,线上协谈的受训还须完整,若后续顺利也有信心可扩大。
陈亮妤说,统计111年度为130万、112年度约挹注190万元经费,实际服务约880人次;113年度经费约385万元,预估服务约2187人次;114年度预估挹注501万元,预计服务2937人次。
心健司提醒,遭遇心理困扰时,常落入以下三「不」心态,陷入思考与情绪紊乱的回圈中,而延误解决心理困扰的最佳时机,像是心累「不」想讲,因为成长于数位环境下,年轻族群习惯于网路社群抒发忧郁情绪,面对真实情境下师长或家长询问,则常回应「心累懒得说」、「不想讲」、「不知道怎么讲」。
或是我「不」用你管,心健司提到,年轻族群遭遇心理困扰时,通常以不惊动学校、家人的状况下,以忍耐或自我伤害方式处理情绪问题。还有你「不」会懂我,有一位青少年曾说「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是一场没有胜算的冒险。」不被理解、遭受否定或异样眼光等多重恐惧与担心,是阻碍青少年求助的原因。
心健司提到,文字协谈会以网路为媒介,提供即时线上文字协谈服务,不需身份认证之匿名协谈服务,也不批判、不责备,以倾听与陪伴共度难关。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3:00~17:00、18:00~01:00,可透过生命线台湾总会网站加入官方脸书或LINE好友,发送讯息即可进入线上文字协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