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全面称哈玛斯为恐怖分子 BBC遇政治压力

英国广播公司(BBC)未在报导直接、全面称哈玛斯为「恐怖分子」,引发讨论及政治风波。(图/Shutterstock)

巴勒斯坦伊斯兰激进军事组织「哈玛斯」近日突袭以色列,杀害并挟持平民。英国广播公司(BBC)未在报导直接、全面称哈玛斯为「恐怖分子」,引发讨论及政治风波。

哈玛斯(Hamas)名列英国政府恐怖主义组织清单。该组织7日展开对以色列的攻击,英国政府当天即定调这是一场恐怖攻击、强调绝可不让恐怖主义称胜。

英国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及政府各部会首长近日陆续指出,只有恐怖主义分子(terrorists)一词能准确形容哈玛斯成员:他们既不是「好战分子」(militants),更不是「战士」(fighters),他们的凶残暴行也无关「抵抗」(resistance)。

苏纳克说,作为英国的国家广播公司,BBC「有责任」称哈玛斯为「恐怖分子」;近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事件没有「一体两面」,也不存在「平衡」问题。

BBC表示,其新闻报导对哈玛斯的称呼一贯遵循BBC的编采指引。目前BBC没有改变既定作法或修改指引的规划。

BBC近日回应中央社询问指出,BBC一向对用字遣词态度严谨,阅听众可发现BBC在报导多处使用「恐怖分子」一词:BBC会指明这个词的使用者,例如「英国政府」。相关作法已行之数十年,且与其他传播媒体一致。

BBC强调,BBC为一「编辑自主」传媒,职责为精确说明现场情况,以利阅听众自行判断。

据观察,绝大多数英国媒体以「好战分子」、「战士」、「持枪者」(gunman)等词称呼哈玛斯成员,但额外作说明,例如「哈玛斯在英国为被禁止的法定恐怖组织」。

根据BBC的指引,编采人员不得在未说明引述来源的情况下,在报导中直接使用「恐怖分子」一词,且「使用带有价值判断的言词务必谨慎」。

指引提到,「恐怖分子」一词可能有碍、而非有助理解。根据指引,BBC应采用描述性的字眼,例如「攻击者」(attacker)、持枪者、好战分子等,并保持客观。

不过,近日有5位英国资深大律师联名致函通讯管理局(Ofcom),对BBC的作法表示不认同。他们指出,BBC的用词实际上是与哈玛斯站在同一边、舍弃编采指引要求的「公正」(impartiality)。

信函提到,根据英国法律,哈玛斯是「恐怖组织」,这是法律事实。BBC选择的替代用词仅指涉哈玛斯的暴力或侵略性,不意味哈玛斯必然涉及恐怖主义;这类「被稀释」的描述用语在法律层面较「恐怖分子」不精确。

律师们举例,在定罪后,称谋杀犯为「谋杀犯」(murderer),这是完全公正、正确的作法,也是彻底合乎事实的定义,无关「选边站」。

不过,BBC用词争议自7日延烧以来,已有演变为政党政治竞争热点的趋势:执政的保守党不断凸显自己「力挺」以色列,最大在野党工党则屡面临需证明自己未「偏袒」巴勒斯坦或哈玛斯的压力,尽管同情巴勒斯坦民众不等于同情哈玛斯。

具犹太血统的现任文化大臣佛雷塞(Lucy Frazer)近日要求英格兰足球协会(Football Association)在13日登场的赛事,使用以色列国旗主题色点亮伦敦温布利(Wembley)球场拱门地标、展现运动团结人心的力量,却遭拒绝。佛雷塞对此表示「极度失望」。

根据今天发布的声明,足协决议球员届时将佩戴黑色臂带、开踢前全场默哀,以悼念「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无辜受害者。

不过,去年2月俄罗斯全面侵略乌克兰后,球场拱门曾亮起乌克兰国旗主题色;2015年法国发生「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事件及后续一系列恐怖攻击,拱门也曾投射法国国旗主题灯光。

针对BBC用语争议,英国资深记者、BBC全球新闻主编辛普森(John Simpson)10日在前身为推特(Twitter)的X平台发文指出,英国的政治人物清楚明白为何BBC避免使用「恐怖分子」,他们之中许多人过往曾私下表达认同。

他提到,(不加适当说明即)称人为「恐怖份子」意味「选边站」;BBC的职责是诚实、「不大声叫嚷地」向阅听众呈现事实、让他们自行判断,这就是为什么BBC能在英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拥有近5亿阅听人口。

他写道:「总是有人希望我们(在新闻报导)大声嚷嚷(rant)。抱歉,我们不做这种事。」

针对民众投诉抱怨报导未称哈玛斯为「恐怖份子」,BBC于11日在网站发布回应,重申多年来的编采指引及「编辑自主」原则。

BBC最近一次更新编采指引是2019年。(编辑:冯昭)1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