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碎写不了?5倍生产力的语音写作法了解一下

文 | 叶伟民

写作需要时间,而不少人最缺的就是时间。不是绝对缺(反正一天就24小时),而是整块缺。

时间越来越碎,像被二哈啃过那样,能连续30分钟不受打扰都是奢侈。你那个“泡杯茶,在春风沉醉的夜晚美美写上几小时”的愿望,出走半生,至今仍是愿望。

做个偷时间的人如何?

过去写作讲究打腹稿,这就是古早的碎片化写作。此词甚是精妙——手边无纸笔,就先用意念组稿,放在肚子里。

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和语音识别技术,这件事就简单多了。语音写作的优势在高速且可随时随地。正常语速下,人一分钟可以说200多字,但打字不过40-50字。折算一下,语音写作的效率是打字的4-5倍。

更难得的是,语音写作能解放双手,哪怕是只言片语、一思一念都能零敲碎打记录下来,释放大脑缓存。

市面上流行的输入法都自带语音识别功能,像讯飞、搜狗、百度等准确率都已相当不错。我们只需下载到手机和电脑上,就可零成本起步了。

还有些主打语音识别的鼠标、键盘,我认为大可不必,略喧宾夺主,倒不如添副项圈蓝牙耳机,提高收音质量,让识别更准,还能真正解放双手。

我平时就戴一副100出头的项圈耳机,在房间里边踱步边“说”文章,还能端杯热腾腾的大麦茶,压个腿也不耽误。

用了语音写作,你会发现时间回来了。地铁上的半小时,散步的10分钟,深夜遛狗,候餐间隙,接孩子碰巧老师拖堂,女朋友纠结口红色号的未知时长……掏出手机说两段,人家以为你在发微信,也不会太深井冰。

不过,提纲还是要先行的。语音写作适合填空,用来谋篇布局不太行。好好花点时间,把标题、结构等“骨架”搭好,“血肉”就留给语音。

有了提纲,脑子就有了路标。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把写作的本质总结得非常精辟——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提纲是解决树状结构的,而语音写作则是解决网状思考的,相当于给星星点点、杂乱无章的想法留下快照。

也正因为这样,语音写作才如此灵活。五分钟十分钟地“说”,一天下来,轻轻松松偷个千儿八百字。要知道,海明威一天的写作量也才500字。

天马行空之后,深加工也很关键,要严谨打磨,浓缩口语,修正用词,调整语序,捋顺结构。看似比直接写要多几步,但编辑文章终究比从头写要容易得多。

所谓先写完,再写好,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拼”着写的创作习惯,即使在前手机时代也有人玩了,纳博科夫就是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卡片写作法,核心逻辑和语音写作是一样的。

《巴黎评论》去采访过他,这么写道:“纳博科夫一大早就起身工作。他总是在卡片上写作,之后逐步誊写、扩写、重组,直到这些卡片变成他的小说。”

他形容自己的创作就像“填字游戏”,碰巧选了哪里就先把哪里的空填上,直到完成全书。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先有个明确的整体布局。

这种看似过于随意的习惯,对一个意图清晰的作家来说,他只是先创作高光处,同时因为卡片的小巧和可量化,作家也能提高创意密度。这也是纳博科夫的作品常常妙语连珠的原因之一。

语音写作是和时间打游击,先输出点状信息,再排列组合成有立意、有结构、有逻辑的系统表达。

由此延伸,会议、报告、主持、上课都可以用语音写作,而且因为这些内容只需自己看懂而无需示人,有些错字或啰嗦也无伤大雅,还能避免文绉绉。

先模拟讲一遍,同步语音识别,逐字稿就有了。用这个方法,我最多一天能整理一万字的课件。要是键盘敲,估计指甲都秃了。

这个诞生于传统作家的碎片写作法,加上语音识别技术,已延展成为涵盖信息录入、会议整理、思考沉淀、演讲分享的创作利器。

木心曾言:“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当你向时间伸手,便会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