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大入侵种「海蟾蜍」现踪草屯菜园 林管处紧急猎捕50只

世界百大入侵种「海蟾蜍」,首度在南投县屯镇被发现。(何俊霖摄/南投林管处提供/廖志晃南投传真)

世界百大入侵种「海蟾蜍」,首度在南投县屯镇被发现。(何俊霖摄/南投林管处提供/廖志晃南投传真)

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种的「海蟾蜍」,体长可达30公分以上、喷射毒液达1公尺;国内首度在草屯镇菜园发现,经国立东华大学教授杨懿如与林务局联系后,为避免扩散,当天就由志工团队、当地国小教师移除27只,近日,特有生物保育中心人员加入持续搜寻,总共移除50只。

海蟾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过去许多国家为防治甘蔗、香蕉与其他经济作物的各种不同害虫,而被引进各地。海蟾蜍体型硕大,体长最大可达30公分以上,而且食量惊人,会捕食栖息地内所有能抓到的动物,甚至会吃狗饲料。

另外,海蟾蜍的毒腺(耳后腺)大而明显,从上方看外观类似三角形凸出物,如果受到挑衅,或是局部受到压迫,就可能从耳后腺喷出毒液,距离甚可超过1公尺远,对本土野生动物具威胁性,也可能造成犬猫误食致死。

海蟾蜍在澳洲、日本、菲律宾都已经造成严重生态危害,国内目前虽仅于草屯镇发现踪迹,但个体都是成蛙,体长约10至15公分,而且雌雄都有,因季节关系,尚未发现蝌蚪或是幼体。杨懿如表示,海蟾蜍寿命一般是10年至15年,人工养殖可达30年,1次产卵少则8000颗,最多可达3万颗,一旦扩散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生态浩劫。

林务局为尽速移除海蟾蜍,已由南投林管处与杨懿如、两栖类保育志工团队、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南投县政府,拟定紧急移除策略,以目前发现地点为核心,往外画订200公尺范围的网格系统,在每个网格地毯式搜索海蟾蜍并移除个体,再将搜寻范围持续向外扩展至邻近乡镇,以确认海蟾蜍实际扩散程度。

南投林管处呼吁民众,发现海蟾蜍踪迹,可至「两栖类保育志工」脸书社团(https://www.fb.com/groups/froghome/)线上通报,或是打1999专线电话通报南投县政府,协助加快移除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