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随美中竞争呈分边态势 牺牲全球成长
随美中全面竞争升温,世界贸易与投资围绕两强角力而分化益发明显,全球成长沦牺牲品。(图/Shutterstock)
数十年来,美国与西方寻求让中国成为富裕国家所主导全球经济架构下的伙伴与市场。如今随美中全面竞争升温,世界贸易与投资围绕两强角力而分化益发明显,全球成长沦牺牲品。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在去年秋天达成一项重要里程碑:自40多年前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开发中国家的贸易量首次超过对美、对欧和对日总和,是目前为止因贸易、科技、国安和其他棘手议题升高紧张之际,中、西双方分道扬镳的最清晰迹证之一。
美国继续透过投资限制和出口禁令加大对中国施压,而中国则将经济重心从西方转向开发中国家,都让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益发分化。分化对美欧的好处是降低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减少工作机会流失,但却有全球成长趋缓的重大风险,许多经济学家也担心中、西双方都会尝到成本高于利润的苦果。
包含苹果(Apple)、斯特兰蒂斯集团(Stellantis,旗下有宝狮Peugeot、飞雅特Fiat等汽车品牌)与惠普(HP)等西方大公司正寻求将产能移出中国;金融投资业诸如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也已减少向中国的投入。
● 美企减少赴中投资 中国外贸拥抱南方世界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调查显示,过去一年超过1/3的美企表示渐少赴中投资或暂缓相关计划,数量超越去年的22%写下新高。
中国工厂则正以本国或开发中国家的品牌取代西方化学品、零件和机械。2019年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额超过与美国的贸易额,目前中俄的贸易额超过中德,很快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也将追上。
中国对外投资现在也多流向印尼或中东等天然资源丰富地区,而不是美国。随双方朝脱钩方向加码,世界经济分化趋势更难扭转。
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位于纽约的咨询机构)高级顾问巴尔金(Noah Barkin)说:「世界正分裂为两个彼此竞争的阵营,且有股各自驱策朝向脱钩的态势。这种风险可能随时间加剧,让政府间更难以控制。」
● 中西经济阵营分化 牺牲全球经济成长
国际货币基金(IMF)10月指出,中、西方分道扬镳正妨碍今年世界经济复苏。IMF的研究显示,若分别以美、中为首的两阵营更加决裂,恐使全球经济成长减少达7%。经济分化阻碍企业进入利润丰厚市场的机会、技术和资本共享更困难,从而抑制经济成长。
对大企业而言成本已然增加,尤其像德国等几十年来透过向中国出售汽车和高端机械而获利的欧洲国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数据显示,随本土品牌茁壮,福斯(Volkswagen)和丰田(Toyota)等德、日车商现于中国汽车市场份额只剩约30%,而3年前是近50%。
对中国来说,可能无法单靠己方经济阵营提供足够成长动力,也就难以克服因国内出生率暴跌、债务堆高而陷入长期停滞的风险。中国过去的经济成功有相当大程度受惠于西方技术与消费模式。
一些西方资金正回流美国或墨西哥、印度等地。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资料,墨、印去年吸引到新厂办投资是中国的4倍。
芬兰的电动车快充制造商Kempower打算今后5年在美投资4000万美元,公司执行长里斯蒂马基(Tomi Ristimaki)表示没有进入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计划,因为政治氛围转变;年收进50亿欧元的德国堆高机制造商永恒力(Jungheinrich)2020年时原本把中国市场置于优先,如今换成美国。
● 中国与亚非拉美贸易额 首度超越对美欧日
与此同时,中国大手笔投资印尼的镍工厂以供应自家电动车产业;科技大厂腾讯、阿里巴巴也在亚、非、拉美扩张。另有中国业者锁定拉美、非洲的再生能源项目。
华尔街日报分析最新中国海关数据发现,亚、非、拉美等开发中市场,目前占中国贸易总额36%,超过中国对美、对欧和对日贸易额的共计33%。也不过在今夏,对美欧日的贸易份额都还没被超越。
中国与开发中市场的贸易额激增,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业者跑到诸如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处「洗产地」,以躲避美国关税继续将产品销美。但中国将智慧手机、汽车、机械等产品价格「白菜化」,是把开发中国家消费者自西方同行手中抢走的关键。
中国的长城汽车去年表示,未来10年将在巴西圣保罗州投资19亿美元生产油电与纯电车;比亚迪则分别于巴西投资6亿美元、泰国5亿美元。比亚迪是泰国卖最好的电动车厂牌。
中国本土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Midea Group)去年在埃及与泰国开新厂办,也正在巴西、墨西哥盖新厂房满足当地市场;而在中国国内,像元气森林等本土品牌饮料已能与可口可乐等西方品牌分庭抗礼,华为月前推出的最新Mate 60系列手机也力压苹果的新产品。
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CPB)的资料指出,中国用于工业生产的进口在2005年达到高峰,但随中企在制成品的零件与工具上逐渐取代西方制造商,目前中国用于工业生产的进口已减少约50%,反观出口则不断增长。
● 中西彻底脱钩不至于 但分大于合
若无军事冲突,中西方不大可能彻底脱钩断链。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与庞大消费市场,仍让许多外商难舍。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BASF SE)到2030年将于中国投资达105亿美元,星巴克(Starbucks)、雷夫罗伦(Ralph Lauren)、荷美尔食品(Hormel Foods)也都在中国拓展业务。
尽管面临政治压力,与中国有关的企业品牌例如TikTok、Shein等也都仍在美国深耕。
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分析显示,虽然中国销美的半导体与IT硬体等因美国加征关税而大幅减少,但玩具、游戏和其他未受川普政府时加征关税影响的产品,销往美国的量却激增。
中方官员表示仍欢迎包含像特斯拉(Tesla)在内的西方投资;美方则形容对中国的政策是「小院高墙」,意思是只会严格管制像晶片等敏感领域,敏感领域以外的双边贸易与投资仍保持。
今年9月,北京说服巴西、俄罗斯、印度与南非等金砖(Brics)伙伴广邀更多国家入会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选择不赴20国集团(G20)峰会。
牛津经济公司(Oxford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史雷特(Adam Slater)说:「我们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刻,当前的确存在一些『脱钩』势头,后面还有的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