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历史迷航的日本(徐宗懋)

日本经济。(示意图/美联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结束,原本岸田政府拟借此凝聚国内人心,提高国际声望的盘算,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G7领袖无一出席,外交场面冷清;至于内部,场外聚集大批反对国葬的民众,对政府在贫穷问题恶化下仍花庞大公费举办虚华的丧礼,感到十分愤怒。安倍国丧对岸田政府的声望造成重伤,政坛上已开始预测岸田政府寿命有多长?

日本首相像走马灯一样的上上下下,不只反映日本政局和国家政策不稳定,也显示了日本国力走下坡。无论谁来当首相都改变不了衰弱的总趋势。

1945年,日本战败亡国,被置于盟军托管下。1952年,日本恢复主权,实行民主主义,实际上仍处于美军占领状态。此后,日本政治表现出积极与美国合作,同时实践独立自主两条路线,两者混为一体,左右政党其实都这么做,差别只是偏重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最早期的吉田茂、岸信介全盘靠向美国,但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依靠美国安全体系度过日本的经济困境,徐图再起,为佐藤荣作以后的日本经济起飞奠定厚实的基础。此一时期,日本反思力量主要是表现在社会党等左翼政党,要求美国撤出军事基地,反对资本主义垄断的经济政策。尽管有些主张迎合当时世界性的左翼思潮,但难免陈义过高,左派群众革命也造成社会的混乱局面,但整体上呈现多元主义的朝气蓬勃。

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不仅左翼反美,羽翼渐丰的自民党也逐渐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田中角荣抢在美国之前与北京实现关系正常化。到了19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达到巅峰,一度被认为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一些自民党阁员口气越来越嚣张,甚至不把美国放在眼里。像石原慎太郎这种右翼政客不仅反对美国驻军,甚至要为日本战前的侵略平反。尽管右派显得狂妄自大,不过仍然是日本人争取独立自主的一种型态。

冷战结束后,社会党快速萎缩,尽管与民主党合作,犹如回光返照,日本社会主义思想的式微已不可免,即使民主党曾主张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采取中立的立场,但在现实中只要中日在钓鱼台问题上出现摩擦,日本别无选择靠向美国,所谓的中立证明只是空谈。

2010年以后,中国大陆在经济与科技领域上快速超过日本,对日本国安形成日益严重的挑战,加上战后的日本新世代政治家没有战前经验,对于中国大陆以及复杂的两岸关系缺乏切身经验所产生的深层理解,表现的掌握能力远逊于上一代,甚至跟韩国也常闹得不愉快,对台湾更是一厢情愿的想像。这些都使得日本空前依赖美国的保护,不管军事上或是心理上的。

可以说,战后77年,日本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心甘情愿地扮演美国附庸的角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缺乏追求国家独立自主的社会力量。今天的日本已成了历史迷航的日本。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