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英美的殖民旧梦(徐宗懋)
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强森在G7之前签署了《新大西洋宪章》,尽管用了民主人权的美丽语汇,但整体形象就是英美共同代表了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灯塔,照亮世界所有阴暗的角落,带给全人类幸福和希望。无可否认,透过影像传播,整件事散发着时尚气质,有如好莱坞3D影片的戏剧效果,但也仅止于此而已,因为真实的历史差之远矣!
大英帝国自19世纪初起称霸世界约150年,靠着的是船坚炮利,以及英国式机会主义。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国耻之始。中国人要禁鸦片,没收和烧毁英商的鸦片,结果英国国会以「维护自由贸易」为由通过对华战争法案。最后,英国成功炮轰了大清,强取了香港,最重要的是,在英国本国禁毒的前提下,强迫中国人吸毒,而英国人则从中取得暴利。
因此,19世纪中叶对于中国人而言,英国政府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合法的武装贩毒集团,正好是民主人权的相反。其实,某种程度上,英国人有自知之明,重实利,不太讲民主之类的修辞。至于美国,二战之后承接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由于两家均是盎格鲁撒克逊白种国家,血浓于水,交接很顺畅,几无丝毫扞格。另一方面,历史上美国领土的扩张也是用武力一路打出的天下,包括对中西部印地安原住民的征服、美墨战争、南北战争、美西战争,以及二次的世界大战。
这个过程无涉民主人权,反而辗压甚至灭绝了许多原住民部落,至于美国黑人被压迫的悲惨命运更不在话下。所以,民主人权之语不过是用来遮掩世界霸权与地缘政治之争罢了,即使二战后东西方的冷战也不脱此格局,否则无以解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瓦解之后,为何对抗的态势依然延续至今。
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判断今后世界走向,会准确许多。《新大西洋宪章》之后的G7会议就很明显。德国、法国、义大利不同意G7成为反中组织。而站在美国这边的日本,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别无选择。加拿大始终是美国的小跟班,不意外。事实上,加拿大经济主要依赖出售原料和服务,并非工业生产,被列入「工业国集团」,本身就有点奇怪。至于英国,则是一贯老滑头,同时有好几个面孔。别忘了,当年英国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的。在香港问题虽然一直跟中国有磨擦,但始终是量力而为,坚持「没鱼虾也好」的功利主义,未来持续东摆西荡的作风,也丝毫不意外。
在具体事项上,G7呼吁WHO重启对新冠肺炎起源的调查,其实,WHO调查团中已经包含多名英美医生,而且也调查过了,只是不是美国政府要的结果,于是便永远「呼吁」下去。
最后,美国提出大规模基建计划的构想,但也仅是构想,没有行政、财务和组织规画。最重要的是,美国早年强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过去20年已经转移到中国,此涉及到成本、行政效率以及工作伦理等,美国希望再转回美国,实施上是不可能的,美国缺乏工业制造技术来实现大规模的国际基建计划。这也是过去几年西方的困境,一方面不乐见中国登上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又渴望分一杯羹,于是始终徘徊在对抗与合作之间,坐看中国耐心完成世界第一的目标。
总之,拜登总统安排美英《新大西洋宪章》不过是旧戏新演。不同的是,它是由英美两个主宰世界200多年的霸主联合演出,如此也就流露着殖民旧梦的复古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