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闽台融合规画隐含的两岸新路(郁慕明)

大陆国务院制定《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12日晚间全文发布。图为福建省平潭岛。(中新社)

大陆国务院本月12日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新路的意见》。该份《意见》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布达,足见其已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然而,由于台湾忙于选举,对此《意见》的讨论并不太多,但这丝毫不影响大陆根据台海情势的变化,已不断调整两岸政策的方向,并在现实条件的需求下,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

这份《意见》主要分成六个要点,包括畅通台胞往来通道、促进台生来闽求学、鼓励台胞来闽就业、扩大台胞社会参与、便利台胞在闽生活、完善涉台司法服务。当中较受两岸媒体及民众注意的部分,则落在连结闽台交通建设,以及接受台胞到闽「愿落尽落」。

关于交通建设,许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陆京台高铁的规画。早在2008年,从福州到台湾的铁路就被纳入大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规画研究铁路」。2011年,福州到台北段的铁公路也出现在大陆「十二五规画纲要」。2016年,福州到台北段作为京港高铁支线已经确定,「2035坐动车去台湾」成为大陆家喻户晓的建设目标。

当然,要完成这个梦想,大陆在工程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唯一的障碍就是两岸尚未统一。2020年,福州到平潭的跨海工程完工,成为中国大陆首座公铁两用的跨海大桥。从平潭岛到台湾岛,只剩短短68海里,正好就是大陆高铁到台湾的最后一段,也是海峡两岸之间最短的距离。如今大陆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新路的意见》的发布会上,重申闽台交通连通将早日实现高铁通两岸,背后当然带有推进统一的意涵。

此外,由于大陆实施严谨的户口政策,在不同省市工作、就学都得拥有在当地的居住身分,如在该省市没有户口,就经常面临须要申请居住证或暂住证的问题。尤其对台湾同胞而言,还又卡了一关所谓「境外」身分的问题,虽然台胞证几乎就等同台湾人在大陆的身分证,但因为缺乏和大陆居民一样的18位公民号码,无法和大陆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登录系统互通,在食衣住行上也就不大便利。

自2018年起,大陆开始发放港澳台居民在大陆的居住证,和大陆居民的18位公民号码连通,比台胞证更接近大陆身分证的位阶。这次再通过中共中央宣示闽台融合,福建成为大陆首推台湾同胞定居的第一家园。所谓「愿落尽落」,即未来台胞在福建申请就学、就业及加入各种医疗、社会保险,几乎就是不需要任何条件审核,只要愿意都能享受和当地人一样的待遇。

这无疑和近年大陆落实港珠澳大桥及大湾区生活圈建设一样,利用广东为香港开拓更大腹地;亟需发展空间的台湾,若能与福建深化融合,自然也为将来台湾青年扩展更多机会。

事实上,台湾作为出口导向的经济体,通过两岸经贸整合机制,当然是走进全球市场最近的路。然而,自2014年台独势力发动「太阳花」运动反服贸后,两岸整合被迫中断,大陆也开始调整对台政策,原本一面倒送红利到岛内的做法,开始改为号召台胞到大陆发展的融合思维。如今大陆商务部已经宣布,启动对台贸易壁垒调查,第一阶段将在今年10月截止,并视情况延至明年1月台湾大选前夕。这应是自ECFA签订以来对台经贸让利的重大转捩点,台湾大选的结果,也必然影响ECFA是否还能稳定继续。

无论如何,大陆推进与台湾民间融合的目标不变,打击台独势力与外部干预力量的决心也没有改变。或者更精准地说,那就是「硬的更硬、软的更软」,大陆虽以和平融合作为实现统一的理想方式,但仍不排除必要时对台使用武力的选项。这次发布支持闽台融合的指导意见,自然也暗藏了加速统一的迫切感,以及发展对台让利的新思路。未来大陆惠台举措更加转向吸引台湾资金、人才融入全中国发展的棋盘,已是可以预见的趋势。

(作者为新党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