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次醫院評鑑排名變動 傳北慈晉升醫中、萬芳落馬

台北区医院评鉴结果外流,据传台北慈济晋升医学中心、万芳医院落马。图/撷取自卫福部。

我国于1988年全面执行医院评鉴,迄今30多年,一向只升不降,但今年却可能出现史上首次现有医学中心中箭落马。医界近日盛传台北慈济医院(准医学中心)挤下万芳医院,晋升医学中心,对此,台北慈济院长赵有诚受访时间接证实这项传闻,他说,「日前听到讯息时,心里非常激动,直到这两天,才能比较平复地说话。」

全国共有19家医学中心,依规定每4年一次评鉴,因新冠疫情,隔了7年,为此,今年医院评鉴被喻为「史上最煎熬」,台北区(宜兰县、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连江县、金门县)医院评鉴于11月18日起完成第二阶段评鉴,被列为末段班的则几家医院提心吊胆,而双和、台北慈济等准医学中心再次挑战,医界莫不关注谁上谁下,这局如何定论。

近日传言盛嚣尘上,台北慈济10年备战,终于晋升医学中心,而万芳医院则降为准医学中心,如果属实,这将创下我国医院评鉴史上首次医院挑战成功的纪录。

不过,负责评鉴工作的医策会人士不愿证实,仅说「以前该公布就会马上公布,这次可能有些事情卫福部还在讨论吧。」万芳医院隶属于北医体系,台北医学大学校长吴麦斯表示,卫福部尚未正式公布评鉴结果,他不知道结果,也不便多说。

台北慈济院长赵有诚表示,最近几天接到很多来讯恭喜,虽然卫福部还没有正式公告,但台北慈济挑战医学中心这条路走了10年,感谢同仁一路以来始终上下一心。

北慈之所以晋升医学中心,赵有诚认为,院内所有资讯系统用了6年时间更新、精进,是这次评鉴的1大亮点。从诊间药品警示系统、门诊挂号系统,乃至于院内各类行政系统,均紧密整合在一起,贴近使用者感受,有效降低出错机率,提高医疗品质。

此外,新冠疫情期间,位于新北重灾区的台北慈济是唯一没有「院内感染」的大型医院,也让评审委员印象深刻,赵有诚表示,当时做了决定,让急诊快速通关,不让染疫者久待在急诊,另一口气开出5间专责病房,多达260多病床,快速收治患者,大幅降低院内感染。

赵有诚指出,110年双北疫情严峻之际,院内累积收治910人,病患之多,为当年全台之冠;防疫三年多来,医师、护理师、护理长等所有院内同仁,均自动自发,清洁消毒,并协助清洁病房,守护医院,齐心防疫,也携手完成这次医院评鉴,能有此好成绩,这所有北慈人共同努力而来的。

台北区现有医学中心为台大医院、台北荣总、三军总医院、马偕医院(台北及淡水院区)新光医院、国泰医院、万芳医院、亚东医院;北区则有长庚医院(林口及台北院区)。

台北慈济晋升医学中心,据悉隶属于北医体系的万芳医院则降为准医学中心,而双和医院维持准医学中心,而北医附医则从区域医院升至准医学中心,等于北医体系三家医院均为准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