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失蹤2/沒料到失智者會走失 家屬缺乏預防識能

政府近年积极倡议「预防」失智失踪的重要性,但失智家庭的预防识能仍不足。此为示意图。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近5年失智失踪案件数达6000多件,多数家属面对失智家人走失时,常措手不及,未想到要报案,而是先靠自己找人。政府近年积极倡议「预防」的重要性,但以老人福利联盟推动的定位手链,有在使用的只有1.5万条,若以失智人口约32万人计算,能落实预防失智失踪的失智家庭,恐不到5%。

「若能做好前端预防,能大幅降低后续协寻的问题。」老盟秘书长张淑卿表示,老盟从26年前起,推出卫星定位手链「爱的手链」,供失智者配戴,截至目前为止发放4万多条手链,仍在使用仅1.5万条。当失智者走失,路人等可依手链电话,致电协寻中心,依手链编码得知配戴者身分,并即时联系家人。

自2001年统计到去年8月,老盟总计接获2618次走失通报,其中1653人寻获。张淑卿说,有失踪时配戴手链者,寻获率几乎达100%,失踪时未配戴者,寻获率为四成。

张淑卿说,有申请爱的手链的家庭,多具备失智失踪的预防意识,但有些长者不喜欢配戴物品,导致未能发挥定位效果,除了爱的手链,应多管齐下,同时申请警政署的指纹捺印,或缝制QR CODE布标在失智者身上,避免走失事件发生时,无处找人。

曾受理过失智走失案件的派出所所长表示,有些家属报案的时间太晚,早上失踪到晚上才报案,家属第一时间常靠自己先找人,却也延宕协寻的时间。

台湾失智症协会秘书长陈筠静表示,协会咨询每年7、800通电话都在询问走失应如何处理、如何预防走失,显示国人有意学习,但缺乏标准作业流程,盼政府能透过各种方式能加强民众识能。

※ 有失能失智照顾需要,请拨打1966长照服务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