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完?居家斷捨離超累人…最好趁豬隊友不在以免「又撿回來」
图为断舍离示意图。图/ingimage
一旦开始整理,着手取舍,势必会遇到体力不支、精神不济、情绪不好、万念俱灰的低潮时刻。我从接手妈妈的海量遗物,到实践零杂物的状态,一共花了四年多、将近五年的时间。经常有人问我,如果整理无法一次到位,要如何安抚自己浮躁的心情?
断舍离很耗能量。整理期间的集中、过滤、分类和收纳,需要专司逻辑思考、沟通、判断、决策、规画和控制的大脑前额叶皮质不停运作才能达成,所以整理不是只有身体在劳动,心也特别容易疲累。这种心累除了来自于不断地决定要或不要、东西要怎么分类和收纳,也来自于物品所牵动的负面情绪,例如愤怒、悲伤、懊悔、羞愧、嫌恶、失望、心碎、气馁等等。所以浮躁很正常,有倦怠期也很正常。
整理是选项,不是责任
先说说我是怎么度过这四年多、将近五年的时间。我整理的起始点并非屋况混乱,而是东西太多。在这些东西里,有好大一部分是妈妈的遗物,整理起来尤其吃力。当时的我能做到尽量让台面净空,柜内收纳得整整齐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不会为了柜内的物品未经筛选而谴责自己。没有自责,便不会因为压力和焦虑而产生浮躁感。换句话说,「零杂物」是我贴近自由的手段,而不是做不到就会让我烦恼到头疼的紧箍咒。
目标是自我精进的方向。朝着符合价值观的目标前进是一件幸福的事。有做到很好,没做到也可以保持动机,择日再战。很多人深以整理为苦,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要整理、应该会整理,或是认为别人应该要按照他的想法和标准来整理。但诚如第一章所阐述的,整理是一个选项,而不是一种责任。
先减害就好 给自己多点鼓励
有些人喜欢被物品包围,因为那是他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对于这类人,我认为只要做到「减害」即可,不见得一定要整理到窗明几净才行。同样的,家里有大宝二宝三宝四宝的妈妈们,只要能让一家人在屋内走动时安全无虞就很棒了。与其追求开门就能见客的清爽屋况,我认为先设置一块个人空间,让自己在忙于家务和育儿的同时,能有个可以稍稍喘息、恢复能量的场域还比较合理。
请接受现况已经是你尽了全力的结果。有了基本的六十分,你再设定一个符合价值观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那么日后你跨出的每一步都会是加分,达成的每一个关键结果也都值得兴奋。然而,如果你将现况视为灾难,将目标视为及格,每次整理的结果只要不如预期,你就给自己扣分,那么整理就会变成一件压力很大的苦差事。试着把整理从「I have to」变成「I want to」,试着把你的角色从监考官变成啦啦队,你会比较乐在其中喔!
回到我的故事上。由于我的崇高困难目标是「零杂物」,因此往下一个层级的每一个明确目标都是「减量」,只是锁定的物品类别不同、执行的期间不同而已。我当然不是天天整理,而是走走停停,等时间点对了,有FU了才会动手。动手前我一定会制定执行计划、备妥相关工具。例如,我绝对不会等文件整理完了,才想到自己没有碎纸机。我会事先准备好,一边翻阅文件,一边碎掉淘汰的部分。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效率,并且有效地降低烦燥感。
重点是,每天睡前我都会将屋况恢复原状,不会让混乱的状态延续到隔日。这么做有三个好处:一是我不会对混乱习以为常,进而养成一直乱下去也无妨的苟且心态。二是同住者不会因为我越整理越乱,而对我清除杂物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抱持反感。三是我隔天醒来不会有任务「未完成」的压力,这能帮助我在执行期间尽可能地保持动力。
有整理经验的人都知道,整理期间的屋况通常会比平时乱上许多,因为平日妥善隐藏的东西都被「解压缩」了。如果不尽速处理完毕,不仅视觉噪音令人抓狂,动线受阻也会让其他的同住者心生不满。
趁猪队友不在时 动手整理
第三章提过,如果你明知你的伴侣或老妈是猪队友,请趁他们不在的时候动手整理,免得他们妨碍进度。但如果你的同住者不是猪队友,我会建议你在整理计划开始前,先告知对方预计会乱上多久,例如一个下午或是三个整天,让他(们)能有个心理准备。假使原本屋况的混乱程度在一到十分之间大约是六分,整理时增加至八分,那么请在整理告一个段落时,尽速将淘汰的物品送出家门,并尽可能在截止期限前将乱度回复到至少五分,这样才不会让同住者反而变成了反对者。
(本文摘录自《当整理卡关时:独居、同住都能实践的零杂物生活》,方智出版,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或许你会问,才减一分难道不是在搅拌吗?当然不是!把东西挪来挪去、反复整理却一事无成才是搅拌。只要有一点点进展,哪怕只是扔掉几张旧履历,都是值得加分的行动。
整理本来就无法一次到位。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和生活体验的扩充,你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你的审美可能会因为更多元的文化冲击而扭转,你对某个物件的依恋程度,也可能因为你与某人的关系生变而有所增减。
因此,每次设定一个明确目标,启动一个执行计划,你都会基于不同的标准重新审视物品,做出更符合当下心境的取舍。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个类别的物品,每次整理你还是能再舍弃几样东西。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所以请放过自己,别再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了。
(本文摘录自《当整理卡关时:独居、同住都能实践的零杂物生活》,方智出版,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