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乎「五四」?

(中时报系档案照片)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不但开启了市民参政的先例,而否定中华文化、检讨国民性的新文化运动,启蒙意义深远。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从全盘西化转为无产阶级专政。如此盛事,如何评价?

中共承袭了五四运动极端爱国主义的精神,以暴力的方式内除国贼外争主权,既反西又反中华文化,不断清洗内部。毛泽东将共产革命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别于国民党领导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分隔点正是五四。

建国后,五四定为青年节,持续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文化的祸害,史无前例。对西方殖民帝国主义的历史记忆,挞伐至今。五四倡议的德先生,革命时期的毛泽东不掩饰其仰慕,不但撰文感谢美国给贫穷落后的中国人上了一堂民主课,还称民主监督可以回避历史上的政权兴亡轮回。

但毛主张的美式民主内容究竟是什么?他在1939年一篇文章中认定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对象,是西方帝国主义和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对毛来说,民主革命就是把中国人从西方帝国主义跟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并非三权分立。至今中国特色的民主和五四时期不遑多让!

对毛而言,西方是殖民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剥削无产阶级的双头怪兽,主政27年,对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未曾稍止,对「西方」这两字的怨怼,无以复加。

然而,近代中国史上,对主权伤害最大的并不是英、日,而是俄罗斯。《尼布楚》、《瑷珲》等条约,让中国失地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毛泽东却早在1921年,便决定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道路,向史达林学习。

普丁在侵乌前到北京访问,双方联合公报称「两国之间的友谊没有限制」。民族伟大复兴这门课,不是自主于西方,而是俄国帝国主义!

相较于中共,国府采取平和渐进的方式回应五四。蒋中正的新生活运动及攘内安外的抗日战略,成效可观。迁台后,亚洲四小龙的成就及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的民主道路,终于实现了五四人对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期许。台湾重新诠释、保护中华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上塑造多元人文价值,造就了「最美的风景就是人」的图像。

不幸的是,民主化后,台湾也开始了五四激烈的狭窄民族主义道路,文化去中国化,误将历史连结视为政治认同,全力反中,和毛泽东一样,外交上一面倒。文化失根,传统价值逐渐斲丧,人文素质短浅化。

面对民主政治的反潮,台湾步履维艰,维系宪政秩序的独立机关如大法官会议,威权时期尚力争上游,现在反而更加党派化,难以期待守护者角色。三权分立的民主架构,已被行政权独大掩盖,各种国安法的出台加上执政党对媒体的掌控,市民社会奄奄一息,一言之谔谔求之不得,更别提执政党的史观中,五四那一段,已经是东亚史的一部分了。中华民国宪政台湾化!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百年回首,竟然如此难堪!(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社科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