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台劇前段班,但別叫它作「神劇」

《谁是被害者》主视觉。图/撷自Netflix粉丝专页

最新台剧《谁是被害者》(The Victims' Game)开播 48 小时内就冲上 Netflix 台湾排行榜第一名,胜过多部占据排行榜多时的韩剧,被称为「台湾之光」。

在一片好评之中,更出现了「神剧」的封号,被誉为是继《我们与恶的距离》后,台湾电视圈的最新巅峰之作。然而,这样的评价究竟是过誉还是名符其实呢?

虽然改编自作家天地无限的小说《第四名被害者》,但影集故事大幅改动,聚焦张孝全饰演的鉴识官方毅任,描述有着亚斯伯格症的他在一起诡异命案中,发现关键证物与失联女儿有关。为了找出真相,他私下利用鉴识知识展开调查。期间,刑警赵承宽与记者徐海茵也对这起疑点重重的案子紧追不舍…

台湾电视圈自类型剧兴起以来,以刑事侦查为主的台剧并不算多,主题最相似的为 2015 年开播的《鉴识英雄》。当时《鉴识英雄》仿照美剧《CSI犯罪现场》模式,采单集一个案件的方式推进故事。

「谁是被害者」开头以悬疑推理的方式吸引观众讨论。图/Netflix提供

而《谁是被害者》同样可以看出有意想学习美剧的高规格。除了砸预算让美术团队从大方向到小细节一一顾全以外,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地方就是故事架构。

以犯罪侦查类型剧来说,要能述说一个完整故事又让人感到合理,一定得清楚解释关于命案的几项要点:发生地与时间、被害者身分、犯罪手法、凶手身分、犯案动机。而这些要素出现的前后如何排列组合就得看编剧想着重的点,也考验着写作人的功力。

以全部八集来看《谁是被害者》的故事架构,大致可用三、二、三的集数来区分。前三集非常符合犯罪美剧的节奏,单集安排一个命案发生,但这些命案却又有所关连,因此每集结尾都揭晓部分真相,同时又留下悬念,让人好奇故事发展,想紧接着观看下一集。

而在关键第三集结尾后,被害者身分的谜团就不再是重点,这是第一个令人感到讶异的转折,也不禁佩服编剧选在早期集数中就揭开这个真相,如此一来,少了一大待解谜团,如何让观众继续保持好奇心看下去呢?

从第四集开始,剧集整体方向转成以「情感」为导向,慢慢铺陈自杀( 自杀,不能解决难题;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请打1995 ( 要救救我 ) )这个敏感议题外,也开始深入方毅任和徐海茵的过往。

最后三集则是进入到安光护理之家的故事,揭晓真凶后进入收尾阶段,不仅是了结几桩案件的犯案动机,也解开了要角们的心结,最后给予一个充满希望却又不刻意太过正面的结尾。

王识贤在「谁是被害者」中饰演火爆刑警队长,马念先(左起)、张孝全、张再兴、洪都拉斯、赖皓哲共同演出。图/Netflix提供

整体来说《谁是被害者》在故事和制作都达水准以上,但并不是完全没有缺点。

台剧一直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台词,尽管《谁是被害者》多数对话都算自然,但偶尔还是会冒出令人一秒出戏的话语,或是为了隐喻角色心境刻意写出的句子。

从专业领域的情节看得出来制作团队花了不少心力作田野调查,但似乎却忽略了部分常人都认为不合理的细节。

举例来说,首集中电视新闻画面直接拍出溶尸照,自有记忆以来,没有在台湾任何一家电视台中直接看到不打马赛克的尸体照(或许历史专题报导除外),网路新闻也得拿捏好照片尺度。毕竟这又不像几年前叙利亚童尸照的事件,并非想以照片唤起政府对于处理难民的态度,只是想用耸动的标题照片来抢关注。

再举例第七集的跳崖,方毅任戴着一副手铐,在女儿跳下后走了七步跟着跳下这么高的悬崖。试问,他究竟是如何在双手根本无法动弹的情况下,保护他的女儿让她几乎毫发无伤呢?

尽管故事再好,但诸如此类的不合理还是免不了造成了影响,扣了一点分数。

再来谈谈演员,领衔主演张孝全、许玮宁以及王识贤之中,原本预期王识贤会是三人里头演得最自然的一位,但最终却败在台词上,虽然有正气威严感,但不以台语为主来进行交谈就少了一种「气口」,反倒跟班小廖完全演活了被戏称「有牌流氓」的警察。

说完故事制作本身,接着来谈谈近日看到的两点相关评论。

《谁是被害者》vs.《罪梦者》

首先,必须理解一点,两部剧虽然都被 Netflix 称作原创,但事实上整个产制过程却是大不相同。

时间回到 2017 年,当时 Netflix 宣布将推出首部华语原创影集《摆渡身》,由编导柯汶利打造。但开发过程中出现变数,项目最终改由《骚人》导演陈映蓉执导并重新改写剧本。在 Netflix 从出资、制作、剧本、选角、拍摄到后制全程参与的情况下,成了今日我们所看到的《罪梦者》。

而《谁是被害者》则是在后制阶段时,被 Netflix 买下独家播映权,仅参与到了后期的部分。

因此,每每看到「同是 Netflix 原创怎么差这么多」这类评论出现时,忍不住还是想解释一番,毕竟把两部剧放在「同是 Netflix 原创」的分类来比较,的确有失公允。如果仅是以台剧角度来相比,那么自然不成问题。

冲破台剧天花板成「神剧」?

如果你还停留在「台剧=偶像剧」的印象,脱离台剧多时,为了支持台湾电视圈看了《谁是被害者》,那么你的确很有可能下了《谁是被害者》为「神剧」的总结。

但事实上在 2010 年前后偶像剧没落,进入到所谓「台剧没人看」的时代后,类型剧从 2015 年开始兴起,不走小情小爱路线的戏剧百花齐放。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见你》引爆话题之前,其实早有一些资格冲破台剧天花板的作品问世,例如《他们在毕业的前一天爆炸》、《一把青》。而近年的《出境事务所》、《麻醉风暴》(仅限于第一季)、植剧场系列和去年公视推出台语发音的《苦力》在在都证明了台剧早已从谷底爬出。

此次《谁是被害者》受到部分观众高度评价,不仅只是因为制作本身,题材为台剧少见的类型也是因素之一,有着 Netflix 品牌加持或多或少也影响着观众收看意愿。

更重要的是,部分观众久违看了台剧,认为它比以往看过的作品都要精致,便称之为台湾电视圈一大突破。的确,《谁是被害者》在各方面执行上都有一定水准,虽不是顶尖模范生但也绝对在前段班,不过请别唤它作「神剧」,因为它真的没这么神。

「有人,才有故事。」热爱电影和戏剧带人走进无法实现或从未想过的故事里,体会其中让人感触最深的一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