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成批制造「中恐新娘」
为啥这一阵中式新娘妆被热议?
这个综艺给了我们答案。
在一档名为《手艺人大会2》的综艺节目上,专业化妆师以“新娘妆”为主题完成妆化,最终呈现的效果却让评委和观众都大惊失色。
中式新娘妆更是被网友锐评——
已到“中式恐怖”的程度。
从中式新娘到中式恐怖要多远?——一集美妆综艺就可以。
《手艺人大会2》是一档美妆职业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这节目的抢位赛520特辑选择了新娘妆容造型主题,分中式新娘和西式新娘两组。
西式新娘的造型中规中矩,虽然不惊艳,但四平八稳。
中式新娘这边就热闹了。
有化妆师想营造清爽而自然的氛围,但妆面不整洁,给人种没有抹匀的即视感。
有化妆师为新娘挑选了华丽的服装和头饰,却选了个淡妆造型,导致人完全压不住衣服。
争议最大的模特,从新娘到新郎都不满意,新娘直接就把不高兴写在了脸上。
相比前面两位,她的妆感是最重的,浓妆不但没有为新娘个人提气,反而像个假面般糊在了她的脸上。
新娘的长相小家碧玉,完全可以通过化妆放大她身上娴静的气质。但浓妆之下,个人特质已荡然无存。她面部的高光更是浓厚到即使是摄影棚的灯光都照不散的程度。现场评委的意见,太吓人了。
客观上讲,中式新娘妆想要化得好看比西式要难很多。
中式美妆不好画,中式新娘妆尤其难画,究竟难在哪里。
一是细节要求高,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二是色彩搭配难度大,由于中式新娘常用正红色,要做到色彩浓郁且自然就需要对色彩的把握;三是造型搭配,前面说过,中式审美追求整体的和谐,要将中式新娘妆容与复杂的服饰和发型完美匹配,就需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也就增加了化妆的难度。
此外,中式审美讲究浑然天成,追求的不只是造型到妆容到服饰的美丽,更是人和形象的整体统一。
比如节目中为新娘画了清淡中式妆容的化妆师,并没有考虑到中式婚礼礼服的华丽,如果人压不住衣服,就会有头重脚轻的尴尬。
再比如另一位新娘整体礼服妆容都很素雅,但凌乱的碎发来不及打理,呈现出的不是就恬静优雅,而是慌张狼狈。
还有位红高粱风格的辫子新娘,其妆容并没有修饰好模特的脸型,麻花辫的造型搭配蓬松的头发破坏了造型的美感。中式造型里确实有一种“辫子新娘”的造型方式,但无论是头发还是整体造型的处理方式都和节目里化妆师的呈现背道而驰。
此外,也不是仅仅选用某个中式元素加以点缀,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中式美妆大多是正红色,用得不好就会丑的更加明显。
而实际上,在这个节目中,不只中式新娘妆在翻车。后面的唐风宋韵,典型的中式主题,美妆师们也有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操作。
是的,在追求新奇、创新、个性化的综艺节目上,中式妆容的创意似乎总在往中式恐怖上迈进。
原因是什么?
中式审美是韵味悠长的画卷,注重的是含蓄而细腻的表达。中式新娘妆能呈现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典雅与高贵的融合,是个人特质与色彩、文化的高度统一。
早前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过自己婚礼前的几次中式试妆。同一个人,因为妆面不同,呈现的气质也大相径庭。
图源:小红书罗星
所以中式新娘妆,与其说是考验新娘的驾驭能力,不如说是考验化妆师的文化审美水平。也因此,翻阅中式新娘妆的讨论,求网友鉴妆、提意见、反馈的内容也是最多的。
后来,社交平台的网友们甚至开始自发整理“攻略”,教别人鉴别好的中式婚礼化妆师;也有人以价格去区分好坏,后来发现,花了几千块打造的妆容很可能不如别人花几百块做的。
要呈现好看的中式新娘妆依旧是一场豪赌。当婚礼上的妆发成为了一门玄学,中式新娘妆,就变成了美妆开盲盒,
中式美妆真的那么难吗?
我国的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属于他们的审美风格和妆造特点。
中式美妆,往好了说,可选的形象多,往坏了说,可选的难度也大——这就是为什么综艺节目的中式新娘妆翻车的原因。
不是某个元素,某种妆造,甚至是某个颜色用到位了,就是中式审美,要所有的细节形成统一的整体,而这个整体,是为具体的人服务的。
中式新娘妆的精髓并不在塑造一个新的“假人”,而是在好的审美前提下,让每一个人呈现出属于她自己的最好的状态。
要知道,能在妆容的加持下“成为自己”并不容易。
比如前两年网络上很火的网红公主妆,好看是好看,但拍的人多了,也会审美疲劳。
后来有化妆师出男明星的爆改系列,一拉二美瞳三素描四假发,再加上灯光的加持,无论什么人都能爆改成“氛围帅哥”。
但爆改的后遗症就是,没人认得出他们到底是谁。
这就是网红时代的美——美可以被记录,但不能被辨识。
美是最大公约数,和化妆者本人关系不大。
那既然中式妆的好处显而易见,为什么呈现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审美”元素,在中式化妆师的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式美妆强调的是将个人的特质发挥到最大化。
前面说过,我国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审美风格,每个审美风格下又有不同的妆造原则,适应不同的场景。
以唐妆为例,各类眉妆、唇妆、花钿种类非常多,变化也非常多。
甚至能具体到发式。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能增加其仪容的俊美,呈现出整体的氛围感。
拥有良好中式审美的化妆师,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气质,配以不同的中式元素,打造专属于这个人的美妆形象。
在毛戈平早年讲化妆的视频中,他在每画一个人之前,都会先观察这个人的脸型、眉形、状态,再根据这个人具体的情况化妆。
他画出的美,是当时(90年代)主流的古典审美,虽然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审美,但必须要承认,他画出的妆面,是可以为模特本人提气的。
这之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毛戈平化妆的手法,而是他的审美。
中式化妆师要呈现的不是千人一面,而是千人千面。
社交媒体上一个非常火的中式化妆师,她的优势项目是打造属于普通人的中式妆容——评论区,是网友对她妆造的评价:世人皆绝色。
这个化妆师会根据模特的特点调整妆发和细节:
单眼皮的女生,与其用双眼皮贴把眼睛变大,不如直接上挑眼尾,古典清冷美人的形象就出来了。
图源:抖音化妆师雪燕
眼睛有些无神的女生,可以秒变含情目。
图源:抖音化妆师雪燕
长脸的妹子,与其用大量的修容修饰脸型,不如用发包配合妆造。
圆脸的女生,也可以有雍容华贵的美。
图源:抖音化妆师雪燕
每一个人都与原本的自己不同,每一个人又都能看出原本她的样子。
审美,就是中式美学的最高境界。
中式新娘妆并不是当下审美消费唯一的牺牲品。
如果你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就能毫不费力的发现许多写作“中式造型”实则“中式恐怖”的风格。
比如前两年就被大众集体吐槽过一轮的中式婚纱照。
有人抓取了婚纱的中式元素,却想融合现代的自由,反而不伦不类;
有的想要追求打光,不注重形象整体的氛围感,甚至明星也不例外。
而明星的中式形象翻车也在说明一件事,就是中式美学看中整体感,并不是“人好看就万事大吉”。
而除了中式新娘妆、中式婚纱照,中式婚礼也没能幸免。这是婚庆公司的技术问题吗?是,也不完全是。
这的确是婚庆公司的问题,西式的婚姻可以通过消费主义去寻找华丽的视觉效果。但我前面提到,中式造型的核心是审美,无论是妆容还是婚礼仪式,讲究的都是文化和个人风格的统一,如果仅仅是元素的堆叠,很快就会让人感觉不适。
而眼下很多婚庆公司,既不了解文化,也不精通审美,选择的正是最直接的堆叠。
早前就有网友发现,国内几乎所有婚庆公司都能办“汉婚”,但基本都是在婚博会上看到展示就照猫画虎,绝大多数都是瞎搞,不仅礼仪流程乱来,服饰也乱来,能够按照严谨地去办汉服婚礼的机构极少。所以要想呈现很好的效果,就要找当地的汉服组织去了解,或是拜托她们参与策划。
东方美学大师叶锦添说过,历史服饰也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我们当然可以创新,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原来的样子。
在一次采访中有媒体问他,今天的文化作品要如何传播中国美学。
叶锦添的回答:我更关心的是,我们究竟懂得多少中国美学。
中式美学强调整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这种和谐统一,在许多中式艺术的品类中都有体现:比如建筑上讲究细水楼台,中轴对称,外方里圆,顺应自然与天人合一。
比如服装则如古代的山水绘画般,展现自然界的生命与生机。
比如妆面造型就讲究营造一种和谐古典又大气的氛围感……
如果不考虑文化审美的整体性,只摘取几个中式的内容元素,则必然会显得不伦不类。
而这样“不伦不类”的事,做的人还真不少。
比如最近推出新歌的韩国女团ive,她们在造型中直接加入了中国结的元素,并宣称佩戴的是韩国的传统结,mv里的元素都是韩国元素。
此举甚至让中国联通摇身一变成为了“阴阳怪气的神”,毕竟联通的logo就是中国结。
而实际上,虽然对中国元素进行了大量的挪用,这个韩国女团也并没有真正地呈现出这些元素的传统之美。
以小小的中国结为例。中国结本来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有不同的寓意,类型有很多。
传统造型中也有在头上佩戴中国结寓意祝福的,但大多会根据个人造型调整变化。因为这个结是为人服务的。过大不但不会有装饰优势,还会喧宾夺主。
再具体到ive的mv,典型的中式元素就更多了,但完全没有让mv整体变得有质感。
因为她们的剽窃,只是滥用。
剃掉了文化基因,单一的中国元素并不体现深厚的审美价值。甚至元素的堆叠也仅仅是东施效颦的具体阐释。
例如孤单的祥云图案,看上去毫无任何美感。实际上,这个起源于商周青铜器的图案寓意的是吉祥如意,甚至出现在08奥运会火炬的装饰上。
IVE还把MV中出现的团扇带上了舞台。
但仍然摆脱不掉MV中呈现的巨大违和感。
有评论员在IVE文化剽窃事发生后评论,举了《功夫熊猫》的例子,提出“从一国的文化产品中看到他国文化元素的现象并非鲜有。《功夫熊猫》融合了中国的国宝形象、传统武术和道家哲学文化,让全球观众在西方动画中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
可见,想要将中式元素使用得当,就必须将其背后所体现的中式文化/中式审美呈现出来。
中式审美可以是消费符号,但不能只是消费符号。它是文化基因,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学过的历史,过的节日,研究过的文化,读过的古籍……我们早就将这套中式审美融入日常细节中,又从生活的细节处“微调”,形成新的审美。
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这才是中国五千年的审美生活,也是中国五千年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