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界不自清 怎么办林秉枢

(图/本报系资料照)

立委高嘉瑜遭家暴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加害人林秉枢与各界高层、有力人士之间的互动也成为案情焦点,且引发是否有透过政商高层带风向,甚至企图掩盖事件的疑虑。遭点名的国安单位、前立委,还有国策顾问皆出面回应澄清。在事件爆发后更发现11月底林母的丧礼上,除了党政高层致赠花圈花篮外,也发现许多司法官致赠花圈,且数量超乎常情,司法院院长及大法官,最高法院、高等法院乃至于许多地方法院法官都名列其中。

是不是真如报导所言因为林秉枢与各界关系紧密,连司法界都有超乎合理范围的意思表示?根据《法官伦理规范》第22条规定:「法官应避免为与司法或法官独立、公正、中立、廉洁、正直形象不相容之饮宴应酬、社交活动或财物往来。」司法官作为维持社会公正的重要角色,其交际行为本应更加严谨,任何非必要且有违司法公正形象之活动都应该避免。另有媒体报导,林秉枢之胞姊是法官,若此说法为真,则司法界人士送花圈当属人情之常。

如今林秉枢已遭到检方羁押,新北地检署认定涉犯意图散布而持有猥亵影像、伤害、私行拘禁、强制、恐吓、妨害秘密、妨害电脑使用等7项罪嫌,事件既已进入司法程序,自应由检调单位依法处理。然林母丧礼现场高规格法界人士送花圈,是否会让他人真以为林与绿营、政商高层关系匪浅,而法界高层送上花圈致哀,却变成林秉枢四处敲诈的通行证,产生出难以判断的无形压力,进而造成日后其他司法人员于办案之际有所疑虑?应由有关机关予以公开回应为妥。

为维持社会大众对于司法机构与法官执行司法工作之信心,法官在行为上必须遵守比一般公务人员更高的标准,竭力维护司法机构的独立及公正,如此才能够回应社会大众对于司法机构与法官的高度期盼与要求。

绝大多数司法人员都奉公守法,尤其是新一代的司法人员,甚至为了维护司法伦理守则,于一般社交都竭力避免,但又因此遭社会质疑司法人员都群聚在司法象牙塔之上,而有种种法官欠缺社会经验、恐龙法官等评价,平心而论,问题在于人民与法院的距离实属遥远,对不清楚的事物难免存在既定印象或误解。

此案从原本家庭暴力事件衍生出复杂关系网络,加害者林秉枢扣押的证物当中,也出现「百官行述」般的资料夹,内容数量庞大关系到许多政商名流,更胜当年富商翁茂钟一案。当时翁茂钟长期与法界高层不正当互动,涉及不当饮宴、接受衬衫或补品餽赠及买股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社会动荡之际更是造成人民对于司法机构极度不信任,严重影响台湾司法正当性。

此刻台湾社会将再次拿起放大镜检视,不仅关心暴力对待现任立委的家暴事件,更将会在意案情审判过程中,会不会又出现因为政商关系的力量而影响司法判决的情事。

(作者为律师、曾任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