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倒闭潮 陈振贵:教部废止学校改办原则等于封杀退场学校
国政基金会今(20)日召开「别让退场私校变废墟、老师变废师」记者会,由前立委陈学圣(右)担任主持人,邀请前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左)与谈,讨论退场私校困境。(国政会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私立大专院校倒闭潮扩及全国,至于退场学校校地如何处置,目前看来没有具体解方,不少校园沦为废墟。前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今(20)日指出,过去私校退场后校产处理,可依据《私校法》第70条停辧、第71条改办,但教育部在5月23日公布废止〈学校财团法人改办其他教育文化或社会福利事业作业原则〉,发函给中等以上学校时,未清楚说明废止原因,导致在做法上,只有在该法条公布前已获准改办的学校可继续进行,其余学校法人仅能申请与其他财务健全的学校法人合并,「等于封杀退场学校!」
国政基金会今日召开「别让退场私校变废墟、老师变废师」记者会,讨论退场私校困境。
陈振贵表示,教改自1994年喊出四大诉求,其中之一就是广设高中大学,但经建会人力规画小组当时恐怕没想到20年后少子化浪潮如此凶猛,「教育部一棒接一棒的过程,也没跨部会讨论」,导致迄今未提出具体措施与解方。
对于退场私校困境,其中之一在于校地无法获得延续使用。陈振贵说,如果政府有意解决退场学校校地问题,除了属于台糖租地,须依法归还之外,其实有几项做法可参考,包含:继续兴办学校事业,如改办双语学校;或打造成社会住宅,只租不卖,可有助于抑制高涨的房价,符合居住正义;再者就是兴建住宿长照、日照养护中心、及团体家屋,以照顾老年人及弱势群体,符合台湾的社会需求。
陈振贵建议,政府接管退场学校的校产后,应成立跨部会小组合作处理并活化校园,而非任其荒废,甚至造成治安与环境问题。
国政会教文体育组召集人陈学圣则说,私校招不到学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少子化,这里应是可预测的,不能理解为何教育主管机关一再忽视。
陈学圣并提到,某所私立大学负责人说,教育部接手私校只是为了「清算、斗争、扫地出门」,将所有办学努力都付诸流水,甚至官方请来的公益董事,也不会想认真救学校。
陈学圣指出,日前参加一场公听会时,他曾发言表示教育部在搞宏观微调,总量管制,为何不让学校自由发挥。当时他提到高美医专的例子,该校只要增加1班医护专班就可以继续办学,但教育部勒令关门,学校便倒闭成为废墟,非常可惜。许多就读当地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家庭因素,所以无法跨区就读,若在地的学校关了,学生可能就无法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