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Q肯定 關渡醫院失智友善照顧模式 今醫療科技展現成果

职能治疗师带领长者体验认知促进课程。图/关渡医院提供

79岁张奶奶,5年前因头晕就医,看诊2年后,开始心情低落、忧郁,常忘记约诊时间,非约诊时间反而来到诊间,被诊断为轻度失智症。还好加入了关渡医院的失智共照服务据点,与学员共处、上陶艺课程,心情愉悦,病情也不再恶化,如今成为据点班长,还主动找新学员聊天,看不出轻度失智。

关渡医院院长陈亮恭上任后,两年多来盘点关渡地区失智长者照顾情形及所需服务,积极规画、布建及媒合失智照顾,建立从预防、治疗、社区照顾的完整失智照顾体系。

2023年医疗科技展今天登场,关渡医院展现荣获「国家品质标章(SNQ)的「失智社区友善照顾模式」成果。

关渡医院于社区深耕失智服务,建置相关资源,让地区长者即使认知退化,都可以获得帮助。关渡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林思颖表示,先开设关渡学苑,提供企促进民众认知、体能等训练,延缓失能、失智、退化;其次,针对轻度至中度失智长者,安排至关渡益智学堂,提供认知、体能等活动。关渡益智学堂于111年8月开设,去年服务900人次,今年服务达2997人次。

林思颖指出,关渡医院原设有失智共照中心,但照顾过程发现,关渡地区生活机能完整,长者在此宜居舒适,当要转介长者到北市其他区域的机构时,他们多不愿意,尤其轻度失智症患者常排斥生活上的改变,此时住家附近有在地化的失智服务机构,十分重要。

失智长者面对熟悉的人、环境,失智照顾也比较容易成功。林思颖指出,关渡医院即在关渡最热闹的知行路上设置失智照顾据点,提供完整的失智照顾。如是需要到失智日照中心照顾的个案,也可透过个管师媒合,让个案参加白天照顾活动,而更严重个案会安排到护理之家照顾,。

长者随着失智病情进展,容易出现失能、行动不便,导致可能无法出门。林思颖表示,「从住家楼上到楼下的垂直距离,其实比起住家到医院,这是最远的距离」,即便失智长者愿意出门就医、诊断,但多期待吃药就可改善症状,但失智为退化性问题,吃药无法获得改善,若其他非药物治疗不够便利时,在失智长者的照顾上,其实很难真正推广出去。

林思颖说,关渡医院为提供无法出门的失智长者更好的服务,整合长照体系所提供的协助,针对行动不便、无病识感不出门的长者,也透过个管师到宅关心,提供预防走失、居家安全等卫教宣导,或是初步评估失智情形,当长者没有排斥后,再带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医院则提供居家医疗、居家护理等服务,同时连结社区照顾资源,使长者有所依靠。

林思颖表示,关渡医院也在洗肾室、日照病房、失智服务据点,设有人脸辨识系统及防走失系统,一旦长者走失,可以立即发布协寻讯息,同时也可以及早掌握长者认知功能及情绪变化,这对关渡地区失智长者提供莫大的协助。

职能治疗师带领关渡益智学堂长辈体能促进课程。图/关渡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