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耳洞红肿化脓急拿掉饰品 1年后竟长出「2公分肉球」

▲书田诊所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黄季怡。(图/记者洪巧蓝摄)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穿耳洞、各种部位打洞即便伤口小,还是要注意风险。一名28岁女性,一年前在左耳上缘的耳骨穿洞之后出现红肿化脓长达两个月,后来把耳环移除、伤口也复原以为就没事了,但没想到后续伤口出现突起且逐渐长大,最后成为2公分的小肉球,她赶紧就医诊断出蟹足肿。

书田诊所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黄季怡表示,穿耳洞等穿洞行为就是在身上造成穿刺伤口,接着置入异物固定,等待伤口自然愈合后形成瘘管,便于之后配戴饰品。然而穿洞后倘照护不良或有疤痕、蟹足肿体质、易过敏等特殊体质者,发生发炎感染、异物嵌入、疤痕增生、组织变形等状况的机会较高。

黄季怡指出,疤痕增生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类固醇注射,注射次数依个人状况有所不同;除了注射类固醇外,冷冻治疗、贴矽胶片、染料雷射、手术等,都是治疗的选择之一,而在疤痕体积小时进行治疗,可避免疤痕扩大,缩短治疗时间。

▲林小姐在耳廓穿耳洞后出现小肉球。(图/书田诊所提供)

黄季怡进一步解释,疤痕体质者,若伤口复原后,疤痕可能在原伤口范围处变厚、突起,至于蟹足肿的表现则会超过原本伤口范围,变得更大更明显,以这名女性来说,本身就有蟹足肿体质,也因此若手术移除肉球恐怕又有一次伤口复原风险,最后注射治疗后状况改善。

黄季怡再次提醒,打洞后穿戴饰品,虽然洞很小,但是仍有感染、形成疤痕等的风险,事先了解个人状况及后续的照护方式,小心照顾,才能降低疤痕发生的机会。

针对穿洞伤口,黄季怡说,至少要2周才会愈合,4周之后才会稳定,不过随着后续配戴不同饰品,因为材质不同,还是有可能引起发炎等问题,要慎选材质,另如果戴饰品时一旦出现有红肿痛、分泌物增加、组织肿起、脱屑等症状要提高警觉,移除饰品、寻求医疗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