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力挽狂澜、救回票房,却至今仍遭争议……

在八部“哈利·波特”电影中,作为第四部的《火焰杯》像一道具有转折意义的分水岭,从此小巫师的故事从金色梦幻童话开始转向了黑暗的青少年冒险。

作为系列里首部分级为PG-13的电影,它如同银幕内外所有巫师的成人礼,为后几部奠定了更加成熟的风格基调。

如此重要的《火焰杯》如何拍摄,当年可是万众瞩目。

“哈利·波特”电影的导演也像霍格沃茨的黑魔法防御课老师那样频繁更替,《火焰杯》的迈克·内威尔已经是第三任导演,他就好比疯眼汉穆迪,只拍一部,救场还制片人一个人情而已。

尽管阿方索·卡隆执导的《阿兹卡班的囚徒》在艺术上独具匠心,水平极高,但前三部节节衰退的票房,让华纳不免心生退意,未来需要一位有力的导演来掌舵。

内威尔正合适,他执导的《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是英式喜剧电影的典范,在英语世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原本也是《魔法石》筹备阶段的导演人选之一,只是很早就退出了竞争。

导演 迈克·内威尔(右)

内威尔接手《火焰杯》,首要挑战便是如何压缩超过700页的小说,保留书中精髓的同时,呈现一部节奏紧凑而流畅的电影。

《火焰杯》对原著的删减和修改,从2005年上映起一直争论至今。分歧的关键在于你是书迷还是影迷。

倘若你先从电影认识哈利·波特,那么《火焰杯》是一部相当有趣的青春冒险片,过关斩将紧张刺激的三强争霸赛和哈利的青春烦恼交织在一起,既有动作片效果,又展现了人物的成长与情感。

内威尔所承诺的希区柯克式的惊悚悬疑元素也有模有样,尤其是结尾的反转和塞德里克之死,是全系列最令人难忘的时刻。

但书迷不这么认为。《火焰杯》上映的时候,第六部小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已经面世了,伏地魔归来和塞德里克的悲剧早已不是什么重大悬念。

罗琳原作里七个阴谋组成的一张迷网远远胜过电影里“谁是三强争霸赛幕后黑手”的简化主线。至于家养小精灵的暗线和哈利三人组的日常学习生活,虽然与主线关系并不算紧密,但大刀一挥完全删掉,丰富的魔法世界不免失去了层次感。

导演内威尔成为众矢之的。

在当年的制作访谈中,内威尔坦言自己认为原作太过冗长了,且没怎么读完;他也不喜欢阿方索·卡隆在上一部中营造的悲伤氛围,更喜欢麦格教授“我们从不用变形咒作惩罚学生”那样的英式幽默;

甚至可以说,他对童话般的魔法世界也并不怎么笃信,书中如温网球场般优雅的魁地奇世界杯营地,在银幕上成了充斥着足球流氓的英超现场,让孩童们目瞪口呆的校园魔法场景,让位给了更加写实的英校寄宿生活。

比起忠实原著,内威尔更想做的是增强电影的观赏性。

他大幅提高了三强争霸赛的难度,每一场比赛都让哈利在生死边缘徘徊,再比如,他要求演员采用极端的演绎方式,让使用增龄剂失败的韦斯莱双胞胎扭打在一起,让疯眼汉穆迪的黑魔法防御课变成他的个人表演秀。

为什么邓布利多变成了个疯老头?因为内威尔想让每一幕都充满强烈的戏剧张力,演员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动作都要表现到极致。

唯一让书迷和影迷达成共识的是特效部分,在这方面,《火焰杯》与同时期的“指环王”系列相比毫不逊色。

哈利与匈牙利树蜂的追逐战(幸好删掉了火烧禁林),是当年影评人与观众交口称赞的亮点,这一段至今仍保留在环球影城的“禁忌之旅”项目中,足见其持久的影响力。

与现在的普遍态度不同的是,当年不少影评人认为《火焰杯》要远远胜过克里斯·哥伦布执导的前两部,他们期待“哈利·波特”能从此保留作为影像的独立性,就像“指环王”系列那样,成为一个与小说同样伟大的电影系列。

但今天看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从未真正摆脱原著的影子,它始终依附于原作的叙事结构与设定,也没有另起炉灶创作出足够独特的视觉语言。

所以我们如今大都以对原著的还原程度为标准给八部电影打分排序,越还原就说明拍得越好,在很多人看来,大卫·叶茨就做得比迈克·内威尔更好。

无论如何,《火焰杯》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扭转了前几部收益下滑的颓势,还成为2005年的票房冠军。

华纳因此吃了定心丸,继续投资制作了后几部电影,确保了整个系列的延续性。

从整个系列的口碑来看,除了有情怀分的《死亡圣器(下)》和有艺术加成分的《阿兹卡班的囚徒》,《火焰杯》是最受好评的。

或许在沉默的观众们看来,比起还原原著,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部富有电影质感的“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魔法永恒(上)”专题

“哈利·波特”系列前四部全回顾+巨幅海报

请见《环球银幕》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