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患者心中的真药神!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今举行

今天,致敬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

王振义是中国首批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首任所长等。上世纪70年代末,王振义团队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找到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此后又带领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等不断完善治疗方案,创新性的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协同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出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机制,使得这种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仅10%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4%的高生存率。随后,法国、日本、美国科学家相继重复出类似的高缓解率,从此诞生了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王振义因此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凯特林奖此前从未颁给亚洲人,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难能可贵的是,王振义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无私的将之公开,让更多患者能尽快地以低廉的价格受益。2015年,王振义收到一封从美国辗转寄来的信,信中有两个孩子的照片和一名母亲情真意切的感谢,“您的药物治好了我的病,我现在有了两个孩子,我在网上搜索发现您来自中国上海,特地写信感谢您的付出和贡献,我想即使对您说一百万次的感谢也仍然不足以表达我的谢意。”如今,全球千千万万患者因此“重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宣读陈竺、沈晓明、丁奎岭等领导和杰出校友的贺信,并送上来自交大医学院系统全体教职医务员工和10161名学生征集的“大医精诚、虚怀若谷、桃李满天下、平安幸福”等心里话祝福。她讲道,在医学院东院门口,有一座泰山石刻,上面刻着王振义院士亲笔书写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八个大字,是他从医执教75载的真实写照,以及对交大学子的殷切希望,也是所有交医人的精神铠甲。

APL治愈患者杨先生是绍兴人,今年62岁的他在现场深情吐露心声,他说:“我曾经是一名获得过5次嘉奖的特种兵,当2010年10月被诊断为白血病时,我们全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还好在瑞金医院18楼病区,我遇到了王振义院士,他查房时详细询问我的病情并安慰我,让我安心配合治疗,果然我的白血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高兴地回了老家。没想到2011年5月复查时发现脑膜白血病,考虑中枢复发,我再度受到沉重打击,王院士再一次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再一次坚定地选择继续治疗,并进行了多次大剂量化疗和腰穿注射药物,经过治疗,我的骨髓和脑脊液中白血病细胞完全消失,当主治医生宣布我可以停止治疗的时候,我泪流满面,如获重生。十几年过去了,如今我的病情一直很稳定,开始享受天伦之乐。我非常感谢王院士发现了全反式维甲酸,造福了无数白血病患者,您是我心中真正的‘药神’。”

王振义院士是桃李满天下的师者代表,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开创了“一门四院士”的传奇。作为导师,他共带教了33名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现场学生代表们送上“手写祝福”。周光飚教授讲述王振义院士教书育人故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周光飚作为王振义院士的“关门”弟子,与大家分享了王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

“2000年8月,多年的努力及幸运之神的眷顾,使我得以踏入瑞金医院33舍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荣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后来,幸运之神再次光临,让我成为王老师的关门弟子。随后的1095个日子里,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学生生涯,王老师不仅关心我,也关爱其他人,尤其是病人及其亲属,常常拿出自己的积蓄接济他们。王老师谦逊谦让、大医精诚的品格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他的精神也得到了传承,陈竺、陈赛娟老师等一脉相承,学术与善爱并重,如今血研所根深叶茂,影响深远。”

王振义院士笑着说,自己受到了大家的厚爱,“我的血液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血栓与止血、诱导分化和疑难病例分析。从1954年到1996年,我一直研究血栓与止血,写了三本专著。1965-1999年做诱导分化,写了一本《诱导分化和细胞凋零》。1996年把血研所的重任交给陈竺,开始“开卷考试”,主要是结合临床、基础研究,以及最新文献来进行疑难病例分析,把自己的临床思路教给学生们,根据病例讨论做了三本疑难病例,正在做第四本。我非常感谢团队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在职医务员工的帮助和悉心医疗,感谢医院提供的支持和领导关心,如果没有大家的鼎力相助,我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

“王振义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医学巨擘,是桃李满天下的医学大家,他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陈竺院士在座谈会上回忆起与王振义老师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说,“在75年执医从教历程中,王老师一贯践行敬佑生命、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医风,对患者充满热忱;一贯倡导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对事业极端负责,成为医学界的楷模,患者们的天使。”

通讯员 朱凡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