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白血病患者感谢“给我带来了新生”
“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尽可能汲取广博的知识,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11月30日,一位跨越世纪的期颐老人,迎来了他从医执教75周年和他99岁的生日,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首任所长、1948届校友王振义。
座谈会现场。本文图片 上海交大医学院 供图
当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办了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
大幅提高最凶险白血病患者生存率
王振义出生于1924年11月30日,自1948年从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毕业之后,开启了75载从医执教的职业生涯,他始终将“余于病者当悉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并当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期造福于人群”“余于正当诊金之外,绝不接受不义之财”这两条校训铭记在心。
1953年,时任内科住院总医生的王振义主动请缨,加入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他治愈了大批肺吸虫病战士,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记二等功。
在任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期间,王振义在经费不足、设备不好、人员不够的薄弱基础条件下,坚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培养德智俱全的医务工作者。
在教学管理方面,王振义推行学、教责任制,将教学工作制度化,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在人才培育方面,王振义提出“破格晋升”的设想,改善人才结构,使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尽早地脱颖而出;在教学改革方面, 他设计了“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医学教程”,解决医学课程重基础理论、轻临床实践的弊端,以讨论启发式取代单纯灌输式教学。
上世纪70年代末,王振义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攻克疑难杂症的研究中,他带领团队历经8年的探索,终于找到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创新性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协同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出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机制,使得这种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仅10%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4%的高生存率。
随后,法国、日本、美国科学家相继重复出类似的高缓解率,从此诞生了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王振义因此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凯特林奖此前从未颁给亚洲人,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王振义院士发言
造就“一门四院士”,自创特殊教学查房方式
在从医执教的75载时光里,王振义桃李芬芳,教泽绵长。他共带教了33名硕士、22名博士,在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的三位院士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因此他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在座谈会上,陈竺谈到,自己和陈赛娟有幸成为王振义院士的“开门弟子”,回忆起王老师当年亲自带教、手把手辅导的场景,他至今历历在目。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振义院士曾说,一个人的学术经历总是由低到高,随着情况的变化也会有所下降,所以要一代一代传承,使得这条抛物线叠加上升,最高点始终是向上的。正是这样的信念,让王振义院士培养扶持了几代血液学领域的中青年才俊,推动我国基础和临床血液学与相关学科发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位院士学生为王振义院士送上祝福
2003年,王振义从行政岗位主动让贤后,就全心投入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自创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查房方式——开卷考试,即每周初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在一周内搜索全球最新文献资料,不断学习、思考、分析后做出“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学生一起交流。
回首过去99年,王振义感慨自己完成的任务就是对病人负责,他说自己最近的一个病人是“开卷考试”里遇到的,诊断的整个过程如同从事血液学专业的三个阶段,一是血栓与止血,二是白血病的分化,三是疑难病例的分析。每一个阶段,王振义都潜心钻研,还让学生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和理念,将自己和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学编撰成书籍。
作为王振义院士的“关门”弟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周光飚也在座谈会上说道:“王老师不仅关心我,也关爱其他人,尤其是病人及其亲属,他常常拿出自己的积蓄接济他们。由于贡献突出,王老师获得了许多大奖,他总是把奖金分给合作者及相关人员,或者捐赠给慈善事业。”
患者心中“真正的药神”
座谈会上,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1届毕业校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竺作为王振义院士的得意门生,对自己的恩师表达了真挚的祝福。与此同时,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向王振义院士送上亲笔所书的祝福贺信。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1届毕业校友、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第二十届中央委员、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从湖南长沙发来手写的祝福书信。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燕爽向王振义赠送组合盆景礼物,以表达上海市委对血液学科建设的期盼,祝愿他们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向王振义院士颁发“感谢状”并赠送纪念礼物。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向王振义院士献花,以致敬人民的好医生。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王振义院士赠送特殊的礼物——一份来自交大学子亲手绘制的王振义院士2011参加医学院毕业典礼为学生拨帽穗的画像。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通过贺信向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表示祝贺和敬意。
在座谈会上,王振义曾经的患者、来自绍兴的杨先生表示,自己在48岁时确诊白血病,一度被下了病危通知书,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王振义院士团队,如今13年过去,自己身体硬朗,女儿也结婚成家,生活美满幸福。“我非常感谢王院士,给我带来了新的生命,你是我心中真正的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