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院士:98岁高龄仍然活跃在医学教育前沿

新民晚报讯(特约通讯员 焦苇 记者 易蓉)他奋斗在医学教育一线超过70年,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他在国际上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登上世界医学最高峰;他98岁仍然活跃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育的前沿阵地,自创特殊的“考卷”查房方式,培育锻造了大量优秀医学人才。

他就是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等荣誉的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用“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和“国之大者”的奋斗身影书写着“与国同行”的壮阔人生。

奋斗践初心,一生为人民

在众多难治疗的疾病中,白血病无疑是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一种。但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对APL的控制,这样重大的成果与王振义院士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70多年中,他始终致力于血液内科学的医、教、研工作。在非常困难艰苦的条件下,他和团队经过多年的奋斗和探索,尝试了无数种方法,测试了无数种药品,最终为肿瘤治疗找到全新的理念与方法——诱导分化疗法,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可被治愈的成人白血病,确立了国际公认的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使中国占领血液肿瘤治疗制高点,为世界肿瘤治疗贡献了中国方案,拯救病患无数。

在当时世界的医疗环境中,王振义及其团队研究出来的这种白血病治疗机制无疑是首创性的,倘若他们对此项药物申请专利,所获得的利益不可估量。但面对饱受病痛折磨的白血病患者,王振义毅然放弃了申请专利的机会,将自己和团队研究出的成果几乎以无偿的方式交付给了当时的医药市场,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2010年,王振义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至高荣誉。面对荣耀、载誉前行,王振义却始终不忘初心。他对学生们说:“我对大家有个要求,就是要在心中播下‘大医’的种子,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至于我自己,我只希望余生能再做些事情。50年过去了,我们只攻克了一种白血病,还有二十多种白血病需要我们去攻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啊!”

一门四院士,薪火始相承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者,也是一位桃李芬芳的伯乐。他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此后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一大批本科生和年轻医生,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我只是想以我绵薄的力量,培养更多的医学事业的接班人”,是这位98岁老教授的心声。在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他的三位院士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他们都是医学界顶级的研究英才,在各自的医学领域中为人类健康奉献、奋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认识王振义时,只有中专学历,但是,独具慧眼的王振义教授,却相中了这个务实好学的青年,将他收为研究生。现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则是一位巾帼英雄,她严谨细致,专注于学科研究,深得王振义赏识。除了平日的带教指导,王振义教授总是倾囊相授,甘为人梯,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后。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学术界来说,是破天荒的惊人之举。1984年,王振义教授又推荐陈竺、陈赛娟远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研究所学习。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文凭后,他们毅然选择回国,回到瑞金医院,继续在恩师指导下工作,并最终辟出一块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在事业顶峰期,1996年,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第二年,王振义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42岁的陈竺。“人生就像抛物线,有峰顶,也会衰退,一旦进入下降趋势,就要及早地退,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这是王振义的肺腑之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院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国强是王振义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如今也已经成为国际白血病研究领域中的杰出代表。正是王振义的虚怀若谷和无私奉献,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也成就了医学教育界三代杏林英华的清隽风华。

探索永无歇,丹心济后学

2003年,王振义将所有行政岗位“让贤”,“无官一身轻”,但他依旧奋战在医学教育第一线。也是那一年,他自创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查房方式——开卷考试,即每周初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在一周内搜索全球最新文献资料,不断学习、思考、分析后做出“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学生一起交流,将自己分析的成果教给大家。他说:“我的这些学生现在都是医院的骨干,非常繁忙,我现在相对空闲了,可以成为他们的眼睛,用我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筛选分析,这样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我带给他们一些新知识,解决了医疗难题,解除病人痛苦,我很开心”。王振义认为,开卷考试能补充传统查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其做法是每周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疑问、理论和新知要求,做好PPT,在病例讨论时,向各级医生、进修医生进行讲解,这样既解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又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王振义是医学教育家,也是一位临床医生,是难得的能将临床和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大家。为了解开每周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王振义每周要看上百篇全球最新的文献,并通过医学逻辑思维,分析、推导出的一个诊断,往往也是全新的结论。他非常享受这个思考学习的过程,而在将自己学习的东西讲给大家的教学过程中,他不但告诉大家结论,更重要的是呈现一名卓越医生的临床分析过程,更多地教育年轻医生如何从临床表现、各类复杂的化验,将各种文献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思考和分析,获得一个真正的诊断。这是训练临床医生最好的方法,如今全国同道都希望参加瑞金医院这个开卷考试。每周四都有二十多个医联体链接到瑞金医院远程教学平台,开卷考试的影响广播全国。王振义院士的勤奋好学和钻研精神不断感染、鞭策着年轻一代的医生们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懈进取,勇攀高峰。王振义说:“最近这10年,我的‘开卷考试’答案已经梳理成《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专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第二集,共计42个病例、68万余字。例如第一集中的‘IgG4相关淋巴结病’一病,就是近年来新命名的疾病,讨论既解决了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又综述介绍了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关键和治疗方法。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事,让学生受益的事,我会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上面,我会把‘开卷考试’一直做下去,做到做不动了为止。”

“我进入瑞金医院30年,跟着王老师几十年,王老师自称‘学生’,接受我们的‘开卷考试’,我很感动,也很感慨。”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军民教授说,王老师总结这一生出了“三本书”,一本是上世纪50年代他从事出凝血机制研究,发明了血友病检测的本土技术;一本是80年代,利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有一本书就是延续18年至今的每周“开卷考试”。对于这样的形式,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糜坚青说:“王老师精彩的教学查房活动,对我们年轻医生来说是帮我们把‘饭烧好了’、‘菜炒好了’。而且王老师讲的都有出处,如果感兴趣,我们还可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向他求教。”

“医学的转化就是学以致用,也是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王振义说。其实每周一次的“开卷考试”就是王院士最喜欢的“网上转化医学”,因为其中既有他自己学习思考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教导年轻人对疑难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的科学知识,重新组合、分析。

王振义院士不仅在自己医院内进行“开卷考试”,还将这项有益的教学工作扩展到上海市其他医疗单位。在瑞金医院的兄弟医院仁济医院、上海九院以及瑞金医院血液学医联体的其他单位同仁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中,也经常邀请王振义院士前去指导、查房、授课。各家医院血液学科的青年医生集聚一堂,聆听这位医学大家的独特见解,成为他的“编外学生”。

2021年教师节前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看望97岁的王振义院士。王院士打开了电脑,展示自己今天即将“开卷考试”的PPT,他说,“每周一血液科医生们给我一个疑难病例,我就在电脑上找寻全球最新的文献学习,并且梳理、分析、学习,我97岁了,但我还是个学生。” 李强书记对王院士活到老、学到老、教书育人不倦表示敬意,并赞叹,您不仅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甘为人梯培养了一大批医学和科研领域的顶尖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您的为人为医为师为学都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2022年疫情封控期间,王振义院士在家始终与科室、学生保持联系,在线指导各类教学工作,并自学视频会议软件系统,在线开展教学查房和“开卷考试”,燃烧自己的光和热。

育人德为先,大爱润无声

王振义是一个在医学教育战线上已工作了超过70年的老兵。他认为,医生是一个需要有高尚职业精神的行业,是一个最要强调“德”的工作,所以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医德,让学生在未来走上医疗岗位时,能够把解除病人的病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作为最大的乐趣和安慰。在王振义眼中,医学生在大学接受的是医学职业教育,所以在注重培养学生医德的同时,医学技术的培养是医学院的责任和主要任务。“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学条件、设施和经费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说上海的医疗水平能和国际一流接轨,但我们医学生的水平和医疗能力培养能否达到国内、国际一流,除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毅力外,关键在于学校的老师。”王振义还说,不能想象一个道德败坏、一心想钱和谋私的、不求上进的老师能为学校培养出好学生,引领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我们一定拥有一批品德高尚、学术水平高深,并不断学习、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王振义院士以身作则,带头实践自己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他总是说,做医生,要有精湛的医术,最关键的还要有爱心,一定要淡泊名利、勤劳务实。医生一生追求的应该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捍卫生命是一种职责和义务。对于病患,王振义院士也总是给予最大的关怀。他不但拒收红包,还经常自掏腰包给贫困病人补贴医药费。

近十年,王振义每年都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定期捐款,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汶川大地震后,他委托弟子陈竺转交给四川残疾伤员捐款,新冠疫情期间,他托同事取出积蓄,向湖北捐款。他出资设立了青年医师奖励基金,希望更多帮助青年医生成长,却不肯使用自己的名字为该项基金命名。

2020年9月6日,未来科学大奖揭晓,王振义被授予“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的决定性贡献。该奖项宣布后,生命科学奖委员会电话连线了王振义院士。得知获奖后,他表示:“心情好的坏的都有,一方面我们国家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对人民有益就受到表扬和奖励,作为受奖者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忧愁,这个奖为什么不颁给年轻人?”王振义一直关心青年医学人才的成长,他认为:“奖励年轻人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实现我们的理想。”对年轻人的成长成才和评价体系,王振义认为,判断一个青年人怎么样,就看他有没有创新性、钻研性,有没有刻苦地做好工作,有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态度,因为成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对于“奖金您准备怎么分配”的提问,王振义说,他已经请瑞金医院帮忙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

希望在青少年,王振义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年事已高的他谢绝了不少社会活动,却始终和自己的母校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的师生保持联系,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讲授个人成长经历,普及医学知识,树立治病救人远大理想。希望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

王振义热衷公益的精神一直深深感染着他的学生。如今瑞金医院血液科已经连续7年派出医生援藏,把王振义的公益志愿精神传播到西藏日喀则,王振义的学生陈赛娟院士也在西藏建立了第一个院士工作室。7年来,瑞金医院血液科医生们在西藏日喀则接力支援,救助了无数血液病人。瑞金医院副院长、血液科副主任赵维莅教授感叹,我们在王振义老师身上深深体会到三个度:“第一是医疗的高度,就是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第二是科学的深度,通过疾病的表象,去探究疾病的本质;第三是温度,关心爱护每一名患者,这是作为医生的基本行为准则。”

在王振义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画:一棵参天大树,每片叶子上都贴着一张灿烂的笑脸——那是王振义近百名学生集体送给他的礼物。笑容,是人们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医学泰斗的谢意与祝福;绿荫,象征的则是荣誉背后的精神传承。如今,王振义的学生们遍布海内外,绝大多数都已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头专家和中坚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的做人道理,对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都精益求精,共同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王振义院士,他始终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他用学生的姿态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又用老师的身体力行来影响和教育下一代的医生,竭尽全力带动学生,教会他们既满怀爱心,又保有求知欲,他的学生一直都受到他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

他是一名医学家、一名实践者、又是一位教育家、一位思想家,他的医学使命和教育人生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