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手生花妙笔 记录北平时代女性
林海音曾任《世界日报》记者,以文学写作手法搭配新闻写作方式,深刻且全面记录受过高等教育的北平妇女,留下珍贵史料。图为1994年12月,林海音(右三)出席中国时报「开卷版」十大好书颁奖典礼。(本报资料照片)
传记文学第735期《文学家林海音的新闻写作》
林海音曾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七年间担任北平《世界日报》记者,主要负责「妇女界」的专栏「时代妇女介绍」,她以文学的写作手法搭配新闻写作方式,深刻且全面的呈现受过高等教育的北平妇女的求学过程、生活方式和工作情形,留下珍贵的口述史料。从这批具时代意义的妇女采访资料得知,女学兴起是让民国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该专栏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大众知道,女性除了受教育拥有女性主体意识外,还必须自我觉醒,蜕变成为独立自主,对国家与家庭皆有贡献的新时代女性,进而成为五四之后妇女运动的推手。
林海音(本名林含英)是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北平新专)初级职业班第一届学生,从北平新专校训「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知道学校除了重视学科,也相当重视实习。学生除了寒暑假必须去《世界日报》实习外,在校长成舍我的规划下,创校后一个月,一九三三年五月,初级职业班便成立「采访新闻练习组」,加入学生多半为该班年龄较幼者,共计十三人。指导方法为一方面授以采访新闻的各种理论,一方面派学生实地采访,返校后须有书面报告,俾便考核成绩。另外,为了增加学生实地采访经验,《世界日报》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八日刊登一则新闻:采访组学生对课外实习兴趣浓厚,最近各处展览会、运动会、音乐会、团体集会,均有该组学生之足迹。该组并新定办法,凡系公开集会,有采访价值者,必有人采访新闻。故各方盛会,如投柬邀请,极表欢迎。又,学校举办课外演讲时,编辑采访组学生必须做成演讲记录,以练习学生的文笔。创校后第二年,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世界日报》还增辟〈北平增刊〉,作为北平新专初级班学生实习园地。不但编辑、采访大部分都由学生担任外,连排字、铸版、印刷,也都必须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林海音便在北平新专校长成舍我的课程规划下,逐渐训练成为一名专业的新闻记者。
一九三三年四月,林海音进入北平新专后,师承成舍我,在其亲自指导下,同年八月便到《世界日报》担任实习记者,作品陆续在〈妇女界〉、〈明珠〉、〈学生生活〉及〈北平增刊〉刊出,逐渐崭露头角。关于恩师成舍我,林海音在他过世后,写了篇〈一生的老师〉来追忆他。内文提到,报务繁忙的成舍我,还是会拨空到学校亲授国文及新闻学。国文课念的是《古文词类纂》方面的文章,新闻学则没有课本,由成舍我口授,学生记笔记,回家后再把笔记用毛笔誊写在正式笔记本上,借此练习学生听写及写毛笔字的能力,林海音因此获益不少,练就出速记的能力。除了在成舍我会在课堂上练习外,北平新专还邀请曾经出版《国语速记学》的学者汪怡,到校演讲「国语速记在新闻学上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在没有现代科技设备及人工智慧的辅助下,速记是一门新闻记者必须培养的能力。
林海音毕业后,便到《世界日报》担任记者工作。她是成舍我记忆最深刻的毕业生之一,据成舍我回忆:「我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虽只办四年,七七抗战即爆发,北平沦陷,学校及《世界日报》,均被日寇没收,然而在这四年中,使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时最优秀的同学,都是女生,每一学期的前四名均为女生包办,她们热爱新闻事业,擅长文艺写作,毕业以后分发在《世界日报》服务,编采成绩,均为卓越。现在台湾主持纯文艺出版社名女作家林海音,即是四位女同学之一」。(四之一;更多精采内容请见传记文学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