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炒作陆水患 专家引事实驳斥
湖南凤凰古城地处高海拔湘西丘陵,流经古城的沱江河面水雾弥漫。(中新社资料照片)
大陆关于长江三峡大坝溃堤的谣言,每逢南方夏日雨季时就会卷土重来,尽管官方年年辟谣仍无法遏止。而今年大陆多个省市出现罕见的强降雨,有台媒称「三峡泄洪淹凤凰古城、黄河水漫钱塘江」,这篇报导被指与地理事实不符;更有专家解释下游淹水状况属于涝灾,是城市地形与排水系统问题,不能因此否定三峡大坝防洪功能。
近期有台媒报导指「三峡泄洪淹凤凰古城、黄河水漫钱塘江」,引来大陆专家吐槽,指凤凰古城海拔远高于三峡大坝,不可能「往上淹」;而黄河与钱塘江相距710公里,且中间相隔多条河流与湖泊,包括淮河与长江,黄河水是怎样也「杀」不到钱塘江的。
事实上,三峡大坝主体结构相当精实;大陆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就表示,即便大坝被原子弹炸出一个缺口,其主体结构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且大坝的密度达每立方公尺2.4吨,总体重量达4100万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强大的抗打击能力,因此变形、溃堤说,都站不住脚。
大陆自今年6月入夏以来,一共有5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测得惊人的500毫米雨量,多项数据都是1961年来最高,也造成多个省市出现涝灾。
要理解涝灾成因,首先得了解长江的地理条件;众所周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横跨11省市与高、中、低海拔共三个梯度,而历年来发生涝灾的大多出现在低海拔的下游城市。
与洪灾不同,涝灾的成因大多为城市排水系统不发达、地势低洼封闭与瞬时雨量过大,近来发生严重涝灾的武汉市、洞庭湖与江汉平原都有这样的特征;但三峡大坝的建造目的在于防洪而非防涝,不能混为一谈。对比1998年的大洪灾,此次的降雨量更大,但大坝仍能正常运作,这显示其仍发挥了防洪功能。